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安静的女人

2021-07-12 18:45:19    作者:□ 卞荣中    来源:今日高邮

安静的女人是一汪气息庄重的湖水,浸泡在理性的物质里,不动声色,却感应四方。

我当兵的时候,几乎没有看见过操枪弄炮的女兵。她们或是在医疗机构,或是在通讯部门,像昼出夜伏的鸟,只在白天吟唱。不仅仅是她们的身影或声音,甚至连她们的脚步声,也能让青春热血如我的男兵们的世界躁动起来。因此,尽管我们常常遗憾不能经常和她们遇见,却又以为这就是她们应有的存在形式。工作环境的相对安静,让女兵们变得神秘并且更富魅力。

有许多男兵并不甘心,不顾军营里的规矩和骨子里浸淫着的传统的和本能的东西,硬是演绎了许多关于情爱的喜剧、正剧和闹剧,甚至悲剧。那时候我以为,这简直就是对情感生态系统的一种破坏,就是胡闹。没有想到的是,也不过两三年的光景,女兵们竟然三五成群地坐到足球场边的台阶上,饶有兴趣地观看绿茵场上奔跑着的男兵们,甚至不顾他们裸露着身体。那里也有我。我是兴奋的,甚至是喜欢的,但同时又有一些说不清楚的滋味。我拼命在想,女兵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知道,我的意识里,仍旧希望女人们要出入端庄稳重,持礼周全。这是自古以来的要求,我仿佛不能轻易割舍。所以我不太喜欢过于热闹的女人——即使是与我走得很近的女战友。当然,这是大约三十年以前的话题了。

不过,这样的认识操控我走了很多年,许多在我眼里“疯疯颠颠”的女人淡出了我的生活,那些文静内敛、委婉含蓄的女人被我明里暗里地尊敬着、喜欢着。即使是走进了恋爱季节,我也是以这样的尺子去量度的。

那时候我也有现实中的女神:一位戴着眼镜的江西籍女兵,整天除了工作,就是一副捧着书本的模样。她的笑容里,仿佛也透射出一股书香气息。她的宿舍与我斜对着。到了夜晚,我常常默默注视着那一缕灯光,想象她穿着军装读书的样子,并每每因此而兴奋。1989年冬天的某个日子,在一位首长的宿舍里,围着取暖的煤炉,我和一位当时已经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军旅女作家聊天。我清楚地知道,因为仰慕她的才华,我才不知疲倦地陪她说话。即便是一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让我更改过与她的聊天记录:整整十个小时,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二点。我们甚至没有享用晚餐。

时间在不经意中演绎着它自己的节奏。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我依旧坚持着用自己的取景器,去筛选走进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女人,这似乎显得有些固执。我不断地被那些安静的女人感染着,并以此校正或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其实,我太太就是一个安静至极的人,取舍十分明确,不太喜欢无谓的社交。除了工作以外,她把家几乎当成自己的全部。她安静得近乎夸张,从来不会制造出什么张张扬扬的事情来,也不擅参与什么张张扬扬的事。这让我对家有一种从未改变的眷恋,绝无疲劳地享受着家的温馨和安逸。这种心情和感受,也催化了我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并且从未跌落过。

都说女人是一本书。在我的意识世界里,安静的女人才是一本最值得阅读的书。安静的女人并不是说话的声音总是低沉温婉的,并不是走路的步伐总是婷婷袅袅的,并不是脸上的表情总是怡然镇定的。安静的女人其实是一种十分懂得收放的人。她们要得不多,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要些什么,并从不间断地去努力。她们的内心可以热情似火,但行走的方向不会飘移不定,步伐也不会零乱不堪。她们不会把自己的内心写在脸上,有着让人羡慕的安详与镇定。安静,让安静的女人透射出一股神奇而含蓄的力量,如禅,能让男人们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淡定。安静的女人只是用一种态度去影响男人,但男人们却被吸引着去阅读她们,并且因为难以知晓究竟而又不遗余力。

意识就像一棵经过嫁接的树,新的因素介入了,你却不能确定它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喜欢运动式的女人。我甚至固执地以为,展示体能或某种需要体能才能支撑的技术并不是女人们的事,“运动式”的存在方式是对女人价值体现的一种曲解,女人应该永恒地“安静着”,才是这个世界应有的格局。有一天我终于发现,这是我对女人的一种误读。运动着的女人其实也有一种别样的安静。

最初缘于一次骑行。近三十个人一起沿着公路急驰,拉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一个骑手的车胎爆了,呼啦啦的风景立即团成一个点。男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却见一女骑手毫不犹豫地操起了修补工具,极其熟练地完成了整个补胎过程。那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在我小的时候母亲为我缝制衣服的情景。在那么十来分钟的时间里,大家的目光几乎都集中在补胎女人的手上,却安静得只听得见风的声音,没人说话。那幅画面凝固在我的脑子里,每次想起,总感觉到一股无法言说的力量。

后来在羽毛球馆里,我见到了更多运动着的女人。看女人打球,其实可以忽略她们的球技——尽管有的人打得很好。女人打球,原来有一种别样的魅力。她们不断变化着的形体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那种天生的舞者意味却如影相随。她们的腾挪跳跃,她们的大呼小叫,她们的开心欢笑,她们的沮丧懊恼……无不是在为这曼妙的舞蹈添加情感的元素。但是,一俟放下球拍,进入休息状态,女人们似乎变了一个人,让你无法将她们和球场上的“她们”联系起来,那种淡然的安静仿佛让整个球馆也平添了几分温馨。

时间是我们阅读的校正器。已近花甲之年,虽然初衷未改,但对另一种性别群体的解读已然不比过往。开阔了眼界,放大了视野,并且从更多的经历中感受到了多样的女性的品质和生存的意义,因此对她们变得更加尊重,也缘此持续地调整着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