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18:25:29 作者:□ 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从帝陵旁门进入雷塘,1400年前隋唐时期的风景胜地荡然无存,也不见史书讲的“罗绮之地”的繁华盛景。眼前的雷塘,实为一泓清水,春阳照耀着潋滟的水面,波光粼粼,抽芽的杨柳倒映在水中似墨绿色的山水画。移步换景,几只游船在微风的吹拂下浪花荡漾,水面上的鸟儿不时地飞旋……我吸两口清新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站在大理石铺就的三拱桥中央,视野开阔了,前方的祭台上芳草萋萋,周遭用厚重沧桑的古砖叠砌,从不改变帝陵历史遗迹出发,作为人们祭祀的场所。微风吹来,睹物思人,回溯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在位仅14年,为何在历史上留下“荒淫暴虐”的骂名?
短命皇帝的历史明摆在那儿,大概不会假,如果将他说成无恶不作,丧尽天良,甚至片面地用“荒淫暴虐”来盖棺定论,恐怕还真冤枉了他。据《旧唐志》记载:“炀帝好学,喜聚异书。”其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野望》等。他多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派遣使者远至波斯等地;20岁就封为大元帅,率领几十万军南下,很快扫平陈朝,统一中华。
杨广的文治武功十分了得,《科举史话》第一章“科举制度创立”说:“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中国的科举制度从此开始了。科举制度能延续一千三百多年,其强大的生命力不言而喻,它让无数读书人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好处就在于“公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这是隋炀帝为后人做的大好事。
明媚的春光照在斑驳的古砖上,也照在我瞻谒的身影上。踏神道,跨城垣,前方便是隋炀帝墓冢。土丘的墓冢上长满杂草树木,周边青松翠柏环抱,正南方石碑上刻着嘉庆十二年浙江巡抚阮元亲自立碑的“隋炀帝陵”。墓冢形制独特,气势雄伟,典型的隋建筑风格,亦如千古一帝的气宇非凡,运筹帷幄。我趋步上前,神情肃穆地伫立在隋炀帝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踅身步履缓慢地绕墓冢一圈。遥想当年,隋炀帝雄心勃勃,三巡突厥,三伐辽东,开疆扩土,修筑长城。他开凿大运河,不仅加强了南北沟通,也开创了扬州“富甲天下”的繁荣。
隋炀帝在位的14年,和扬州的羁绊渊远绵长。他带藏书数万,三次临幸扬州,使“城池转而广,商市转而盛,别宫离苑遍布,贾客藩宾纷至”。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最后却因背叛的部下缢死在扬州!哀其不幸耶?
我左顾右盼,踽踽独行,作为省级文保单位,这晴朗的天气,游客却寥寥无几,远没有其他景点热闹喧嚣,不禁唏嘘起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