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21:48:25 作者:□ 姜善海 来源:今日高邮
三年困难时期,伯父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他可以为最困难户从粮站购买一些救急的返还救灾粮或是山芋干、米糠等救灾食物,但他从未为自家买过,全家人过着与庄上人一样的生活。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伯母也得了黄肿病,他自己也曾脚面浮肿。他不搞特殊化。那时,大队部曾设有小食堂,听人说过,大队干部见他来了,悄悄关照炊事员:“某人来了,煮萝卜粥,多放些水,煮稀些。”
伯父的这句金玉良言,我一直不能忘怀,因之也受益终身。
我1976年调八桥中学任校长、支部书记,长达27载。在此期间,曾办了这样一件有点影响的事:那时,建材难买、房屋难建,我们家有个亲戚在福建建阳县任林业局副局长,为了解决教职工建房困难,与镇上3家单位合伙,由我出面联系,从福建弄回来两火车皮200个立方、可作桁条和屋架椽子的杉木间伐材。弄回来后,属于学校的那一份,交由校办厂打理,我个人有需要,则和教职工一样付钱购买。几年以后,有人反映学校账目不清,反映我从弄木材中伸手谋利,一直反映到县、市教育局,反映到省厅。于是省厅来人,县教育局派出总账会计带队,组织周边乡镇文教和兄弟中学的会计加上本校老师代表查账。查账中,有老师代表反映,这些账,年年查,都翻烂了,查不到问题。所谓年年查,是每年暑假组织老师民主理财查行政账,寒假组织老师民主理财查食堂伙食账(记得木材账就建在食堂会计处)。不是查不到问题,是根本无问题可查,如有问题早就查出来了。今日试想,若是当年查出了我有问题,还能是今天的我吗?
今举此例,是为总结检讨自己,更是为了提醒告诫后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