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21:43:13 作者:□ 张荣权 来源:今日高邮
在车逻镇管庄村,有一位老人一直把“光荣人家”的铜牌当宝贝珍藏。她叫陈庆兰,七十多岁了,一路辛苦走来,没攒下什么金银财宝,只把这“光荣人家”当宝物。每年“八一”的时候,老人就从大柜里取出这宝贝,一层层打开红绸包裹,小心翼翼地把“光荣人家”铜牌擦得亮铮铮的晃人眼,自己便陶醉在这光芒之中。周围邻居见此,也极羡慕,说:人家三代人都在部队大熔炉里炼过,不简单!
陈庆兰丈夫叫管云龙,青年时在北京起重机械厂技工学校上过学。1960年是灾年,吃不饱饭,管云龙放下机械回车逻种田,他相信自己种田总可以养活自己。三年自然灾害一过,1964年管云龙参军入伍,被分在南京军区12集团军34师高炮团。援越抗美时,管云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烈火炼就真金,战场改变了三观。从此,管云龙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不计,宠辱不惊。干什么都轻松,在哪里都不嫌苦。退伍后他回乡种过田,后组织又安排他去南汽工作。1975年又回高邮。他无论在水产公司,还是商业公司,都坚决服从。组织让他握方向盘,他没说一句话。多少年如一日,在什么岗位就把它做好。当年陈庆兰正是看中他的人品,才走到他的身边。在她心里,当过兵的就是高人一筹。
然而,陈庆兰的儿子管勇当兵的时候,这个一向平静的家庭还是起了一些波澜。管勇一向聪明,人也勤快,又有农村人的质朴纯洁。高中毕业后热血沸腾,就想甩开膀子干出点成绩来。于是,下海经商弄潮,没有栽跟头交学费,还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时管云龙却竭力主张儿子进部队练一练,吃点苦。陈庆兰想不通。她认为现在大家都忙赚钱过好日子,儿子毕业出来已经开始赚钱,这是多好的事。过几年有点资本,就自己办一个企业。我们何必让儿子到部队去吃苦呢?再说,我们就一个儿子。管云龙批评老伴头发长见识短。年轻人到大熔炉里一炼,铁就变成了钢。就像孙悟空到炼丹炉里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本领就大了。赚钱是一时,做人是一世。再说,钱多有什么好?许多男人有钱就学坏。管云龙还给妻子举了一些看到的听到的例子,直说得妻子连连点头,说:好好好,听你的,还要听儿子本人的。管勇本身带红色基因,也巴不得穿军装。于是,天遂人愿,管勇也进了部队,一分又分在父亲当年的12军炮兵旅。管勇进部队后积极要求上进,做班长,入了党,更主要的是大熔炉炼就了他的坚韧、刚强,不怕苦,有担当,视纪律为天的品质修养。管勇退伍后,自己办企业搞绿化工程。他把做事看作做人,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不单纯追求利润,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
转眼管勇的儿子也大了,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管俊杰已经考上了扬州的一所大学,可他不安心,就想进大熔炉炼炼。这回管勇一句话没说,爷爷奶奶更是乐哈哈喜滋滋地送孙子去参军。巧的是,管俊杰又分在12军,这回是坦克旅。三年后,管俊杰也入了党,现在还在部队,想必是前途一片光明。
三代人从军在车逻一直传为佳话,这可是真正的光荣人家。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