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1 22:42:32 作者:□ 谢德宝 来源:今日高邮
友人在外出差,电话邀约,同去北京。近日忙家里家外的事,有点烦躁,总觉得大老爷们干些婆婆妈妈的琐碎,有把人往小里赶的局促,也想透个气。于是,跟领导请假备案,第二天大早立马出发。
此次来北京,不为玩,来会会亲。在北京的三姑八十岁了,因先前的疫情,姑父的病逝、表弟因心脏疾病意外离去都未能送别,心里很是在意。三姑一再邀请母亲来京陪陪她,我知道孤独老人失去亲人的苦。母亲也常常因我父亲和姐姐的过早离去而想不开,失亲之痛,母心最重。去北京前,母亲一再叮咛我,买一些新鲜的百合,去看看姑姑。我在凌晨五点,去菜市场取了定好的百合,约了朋友,就直奔高铁站。我来了,北京。
姑姑在北京大半辈子了,对我很亲。她是家乡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也是自主走出去的新中国女军人,转业后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活在北京。我们整个大家庭都感到光荣。姑父李问汉也是军人,曾经去过抗美援越的战场。姑父主要工作还是画画,他毕业于中央美院,在部队也是做美术创作员,尽管他的级别不低。姑父后来是北京画院的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一位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山水画家。姑姑在不耽误社科院工作的情况下,主要照顾姑父的生活,画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都一般般。姑姑跟我说,一次她回江苏看奶奶,姑父给孩子们吃了大半月的阳春面,白水煮挂面,加上酱油就这么地了,真难为了表弟们。在我成长的路上,姑父姑姑对我影响最大,也操碎了心。也许是画家的缘故,姑父每次回高邮省亲,都会带着相机到处拍,也用速写本四处画,记录水乡的人物与美景;也带了不少的画稿,让家乡许多美术爱好者开了眼界,明了方向;也使我萌生对北京和美术最初的冲动与憧憬,我要学画画,我要去北京。姑姑也鼓励我,我们大家庭中,李家的孩子们都很厉害,在北京上大学,在中央机关工作,你是我娘家的侄儿,要好好学习,想画画就考个大学本科,到北京来,到姑姑身边工作。还让姑父指导我画素描、速写,带给我大量的学习材料与书籍,予我最科学的帮助与指导。姑父介绍他的江苏好友给我认识,从而有幸成为朱葵、方俊两位大家的学生,于是美术的培训与练习成为我青春岁月最珍贵的陪伴与骄傲,尽管最终没有在美术之路上一直走下去,也没能去北京。我不后悔。感恩姑姑、姑父的倾心付出,使我对美有了高层次的艺术感悟与追求,增添了生活情趣和人生自信。这次在姑姑家,陪老人聊天也追思离去的亲人。我帮助老人整理了一下姑父的手稿和留存的作品,姑姑想给姑父开个画展,把作品捐出去,建一个美术纪念馆。也想把姑父留存的一批抗日将军的书画作品,捐献给家乡的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让物有善终。我们一时还运作不了,但我会帮助老人尽力去做,也跟家乡的文化主管领导联系了,争取在家乡把好事办好。
来北京,看姑姑,也想会会在京的同学和朋友,友谊也是需要走动的。在京期间,拜会了姑父的哥哥、原公安部副部级老干部黎虹大伯(原名李问洋)。大伯近期正在准备给公安部厅局级干部做讲座,谈《党建工作与总书记的七一讲话解读》。感动九十有一老人的情怀,也佩服革命老干部严谨低调的胸襟,他说外面都叫他老部长,但他没有做过正式的公安部副部长,他担任胡乔木多年的秘书,也从事多年党的秘密工作,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是副部级干部,真正到公安部坐班已六十三岁了,做过公安警察学会的会长,后来也担任过中顾委的副秘书长,一直为党务国事奔忙,境界真不一样。去了国防大学,受到国林大校的热情接待和欢迎。参观国防大学的校园,见证军校的建设,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也去了军地融合研究院,让民营企业的产品进入军工,也是我国经济内部大循环的有效途径。在中贸圣佳,见到了掌门人薛世清,我学画期间多年来的好兄弟。我们探讨了姑父的绘画作品,酝酿画展和拍卖会、出画集的可能。也探讨时下的艺术发展和社会价值与生活本真。薛同学在老家做了许多公益事业,修建了菱湖庄,也修整了古镇临泽部分沿街的店铺,都免费给地方政府使用,却不让宣传扬名,甘做无名英雄,波澜不惊。
漫步京城的星空,徜徉亲情友情。与学者大拿交流,开眼借力,畅快身心。
喜欢北京的氛围,满满的正能量;享受北京的大境界,天阔气清。
再会了,北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