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然后党”的口头表达

2021-09-16 20:24:18    作者:□ 刘艳萍    来源:今日高邮

校友的儿子,恰好是我的学生。校友作为亲妈,捶胸顿足:“数学王子,语文渣渣,想想就脑壳疼,你把他当编外儿子收了吧。”其实,我也脑壳疼。初中时候,他有数理化的绝对优势,文科在教材练习的反复重复中,还可以勉强应对。到了高中,天地不同。我接手他的一个期末,他考完就哭诉:一篇文章也没看懂。我最头疼的还不在这里。

他参加一个市场上的数学集训,因为成绩突出,培训中心抖音拍学员视频打广告招生,我的“编外儿子”说几句简单的话,停顿了五次。不流畅不大方不大气。哎!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停顿的时候,他就咳嗽或假装咳嗽,停顿或续接之前的话,就用“然后”连接。我很苦恼。上课互动,经常遇见此类情况,学生中的“然后党”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郁闷的是,不仅学生如此。从事文字工作的成人,也如此。

前几日,参加一个培训,参会者多是发表过不少诗文的作者(相比作家,我是更愿意称作者)。在一节和杂志编辑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课中,我的如坐针毡感,史无前例。

虽然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不一定就得对应,但每天和文字打交道或自称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口头表达不能太差劲吧。什么叫不能太差劲?准确、清晰、得体,是最基本的要求。

呜哩呜噜半天,听不清内容、听不出观点更听不明想请教编辑什么问题,我真是挺替他们和编辑着急的。类似的问题,我在各类教学研讨会上也遇见很多次。勤奋的听课老师问名师专家教学问题,却表达不清那个问题。要命!好在,日常对话,不用落实在白纸黑字,只要你自己不计较,会散了,就一切都散了。

得体,看似进阶要求,其实也是基本要求。老师想尽快熟悉大家,就设置了一个自我介绍环节。有的作者,恨不得要把自己牙牙学语就表现出来的文章天赋撸一遍,或者把自己在北上广做的大生意、住的大别墅描述一下,大可不必,在座的又不求职又不讨饭。四十几个作者呢,老师会没时间上课的。

好歹,这培训不算是写作入门课,提问一首诗、一篇文章“怎么在结尾表达主旨”,似乎也是不得体的表达。为什么就得在结尾一定要表达主旨呢?又不是生产配方饲料。

我在人群里,经常静默如树,喜欢看喜欢听喜欢照镜子看自己的毛病。从教之初,我会把自己要说的所有的话都写下来,包括课堂过渡,录音笔录下来下课自己听,听着听着就流汗。半个学期下来,我就感到自己的口头表达干净多了。

口头表达也是个人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