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19:03:31 作者:□ 夏敏 来源:今日高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艺界当下不堪的一面,可以说正是长期以来价值迷失、价值虚无甚至价值悖逆的后果呈现。曾几何时,无厘头的穿越剧、瞎编乱造的宫廷戏、污辱智商的各种神剧、不男不女的偶像剧、崇金拜银的时尚剧以及嗲声嗲气吵吵闹闹矫揉造作的综艺节目充斥屏幕,粉丝现象更是形成了所谓的“饭圈文化”。一些媒体(包括自媒体)以及隐身于文艺背后的资本唯利是图的刻意炒作和推波助澜,让一些心智尚不够成熟的年轻人盲目追星跟风,在虚幻的娱乐泡沫中越来越变得有头无脑。长此下去,文艺作品里中华文化的真相可能会变得无处可寻,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也会消失殆尽,而文艺界会在这种浮躁的热闹中越来越绵软无力而失去价值担当。
如果放任文艺在逐利的轨道上奔驰,那么整个文艺界都有可能被拖入一个文艺的“塔西佗陷阱”,文艺界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堕入这个“黑洞”。那就不只是文艺界的灾难,更要让我们整个社会不知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来为它买单。文艺诚信的根基一旦丧失,文艺就会如大海中迷航的船,任由资本的摆布,文艺就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更可能是为资本服务。无视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时代精神,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真实,这样的文艺,最终也将为人民所抛弃。
那么,文艺应当有怎样的价值担当呢?针对当下文艺界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着重从三个方面去提升:一是充分认识文艺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从提升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意识着手,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深处树立起价值担当的自觉意识,并从意识自觉到行动自觉,从而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发现、塑造、表达和呈现中国精神;二是深刻认识文艺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导向,始终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与人民共呼吸,感同身受,发自内心;三是要真正认识文艺的艺术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要从艺术的本质特征出发,引领社会和人们去崇尚和追求真善美,要在文艺作品中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家国情怀、世道人心,戒除“假大空”和“颓萎丧”,还艺术于本真。
如何去实现文艺的价值担当,文艺界已经开始行动。在前不久召开的“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与会艺术家代表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四点倡议,即:严于自律,常怀敬畏之心;勤于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悉心创作,坚守艺术理想;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这是一个回到初心、回到理想的新的开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正在播下又一个文艺春天的种子。
最后,借用著名作家汪曾祺对自己理想的表达来与文艺工作者们共勉,那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换人心,正风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