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20:23:55 作者:□ 王三宝 来源:今日高邮
乡愁是故乡草木的根须,根须里流淌故乡的血液,散发难以忘怀的乡音;乡愁是故乡小河里翻卷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蕴藏着亲人的微笑和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乡愁是作者怀乡时的心跳,读者仿佛听到那跳动的心音。故乡是美好的,亲人是温暖的,这种美好与温暖,时常在作者梦中和现实之间交替呈现。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有道不完的衷肠,说不尽的相思。
汪曾祺曾洋洋洒洒写过一篇四千余字的散文《豆腐》,他写出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同口味的豆腐,还多次提到高邮的豆腐,对家乡的喜爱可见一斑。《高城望断》里,作者也有两篇文章写的与豆腐有关,乡愁从吃豆腐时“滋滋”的声音里冒出来。他在《乡愁是家乡的汪豆腐》一文结尾写道:“豆腐承载了一份美好的回忆,一份温暖的情怀。清浅的时光里,飘溢出人间烟火的馨香。我似乎又闻到了一碗‘汪豆腐’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颤悠悠,香喷喷的,从千里之外的故乡飘然而至。”字里行间流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来不及脱去鞋子,三下两下蹿上树去。骑在桑树果子较多、颗粒较大的树干上,伸手就去摘食物。西摘一颗,东薅一把,一粒粒桑树果子就滑到嘴里,一股清甜甘醇从舌尖漫溢开来,沁人心扉。树下的孩子羡慕地仰着头,满眼期待。树上的用力振臂摇晃几下树枝,沉甸甸的桑树果子像雨点一般噼里啪啦落下,洒满一地;树下的人欢呼一片,捡填入口,一群孩子吃到满嘴乌黑,手指赤紫,相视大笑,欢声笑声童真童趣在桑树下久久飘荡萦绕。”这是《又见桑树果子》一文里的一段描写,很精彩。我之所以摘录这一段,是因为它勾起我儿时的回忆。
我与丁鹤军同乡,我年长他几岁,他儿时的玩耍欢愉,在我身上也同样发生过,他的许多写家乡的文章,都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比如下田摘棉花,去沟渠里掏螃蟹,脱光衣服到河里游泳等等。尽管那时物质匮乏,但童真童趣童乐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孩子逊色。
作者还把这种乐趣延续到孩子身上。他的儿子生长在太原,南北民俗差异较大,端午节时,他给儿子挂一个蛋络子。“不为别的,只为儿子也能感受一下我曾有过的欢乐,让我儿时的欢喜在儿子的身上继续延伸着……”
故乡的土地上,留下了作者儿时的欢欣,留下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这回忆如陈年老酒越久越散发出迷人的馨香。作者离开家乡越长思念就越真切,越深入,越魂牵梦绕。“乡关何处是?唯留在梦中。”(《古村司徒》)“我累了,恍恍惚惚中,是那难以忘怀的故乡的烟花三月进入了我的梦,还是我在梦中又回到了烟花三月的故乡?我睡了,在故乡,在祖屋,在母亲的身旁!”(《我的母亲》)作者在梦中思念故乡、呼叫故乡,在现实中展望故乡、欣赏故乡。只有在故乡,在祖屋,在母亲的身旁,他才睡得那么踏实,那么香甜。故乡是他值得向他人诉说的靓丽名片。
怀念故乡自然就会想起故乡的亲人。作者当兵期间,奶奶时常拄着拐棍,向村口眺望,希望有一天孙子突然在村口出现。逢年过节,奶奶总不忘在圆桌上给他放一个碗,一双筷字,倒上一杯酒,还自言自语:“军儿又不回来了!”在作者心中,父亲是盛开在他生命里的鲜花。父亲虽没有能力为他的成长铺平道路,也没有给他留置丰厚的家产,但父亲给了他“勤劳、善良、真诚”的美德,这是他享用一辈子的财富。他在基层当指导员的一次春节晚会上,仿佛看到了倚门盼儿归的母亲,五音不全的他唱起了《母亲》,歌声唱出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内心的不安和愧疚。中队官兵掌声如雷,热泪盈眶。
刚入伍,是他最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书信成了消减孤独和思念的主要方式。“笔落纸笺的倾诉,黏贴信口的谨慎,张贴邮票的慎重,投入邮筒的释然,等待回信的焦灼,拆封书信的激动,阅读来信的温馨。”所有这些感受都能通过一封封家书得以体现。这一封封家书为刚入伍的他点燃了青春的火焰,抚平了内心的忧伤,插上了寻梦的翅膀,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他怎么也忘不了,刚工作期间,四舅常偷闲去看望他,问寒问暖,体贴入微,让他在离开双亲的日子里多了一份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一份坚强和自信;他怎么也忘不了,在山西工作的寿祥叔叔不仅为他的工作操心,知道他喜欢吃红烧肉,特意请厨子做了一道家乡的红烧肉,让他大快朵颐;他更不会忘记“成长路上打伞人”解老爷子,对他的指点和引导……亲人对他的关爱、帮助,启迪了他的灵魂,温暖了他的心,给他以莫大的鼓舞,并凝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让他在军营里茁壮成长,在岗位上乘风破浪。
回味《高城望断》,作者善用短句、排比,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语言简洁精当,贴切生动。把在梦想和现实中呈现出来的,对故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之,文字美感油然而生。
“蓝天绿野,鸡鸣狗吠,小桥曲径,恬静秀美。”(《梦中的马思庄》)短短十六个字,有色彩、有声音、有画面,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展现在眼前。
2020年春节,分居三地的一家人来到太原刚装好的新房,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喜庆祥和的年蒙上了一层阴霾。“灯依旧,人无影,少了年味,少了欢腾,庙会取消,景点关闭,贺岁电影下架,繁华都市一夜空巷。”寥寥数语,都市太原因疫情消失的年味一览无余。然而,在阴霾之中,作者感受到“陪伴,是一种幸福”,于是,他在父亲的指点下,展示自己的手艺,做出一顿顿可可的饭菜。拍照、晒朋友圈,并留言:“家人小坐,灯火可亲。四方食事,一碗人间烟火。”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陪伴的幸福。
作者的细节描写也恰到好处,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
作者当兵临行前“奶奶默不作声,只是怔怔地使劲看着我,红肿的两眼噙满浑浊的泪……”句中“怔怔地使劲看着我”这一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刻画出奶奶舍不得他走的复杂心态。不知道这一去之后,何时再能相见,于是使劲地看着孙子,把孙子看个够,以慰日后思念的创伤。散文集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它就像草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闪闪发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读罢《高城望断》,掩卷而思,撞击我心灵的话语,再次在我耳边回响:“哭过,笑过,无奈过,也沉默过,但始终没有退却过。”(《军旅挥戈铸人生》)认定目标,困难再大,也不退却,前进、前进,再前进!这是军人的气魄、军人的豪迈,也是军人的胆识。有了这种胆识和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丁鹤军会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