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18:33:41 作者:□ 方爱建 来源:今日高邮
我17岁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有一天出门闲逛到街对面邻居吕老大家门口,看到他坐在自家饭桌前临写毛笔字。他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使转运笔。被临的一张劲健有力的正楷书法作品映入我的眼帘,那作品写得太好了,让我这个尚不懂得书法的少年,一下子知道了什么样的字才叫漂亮。我夸赞吕老大临的字与字帖几乎一模一样。在羡慕他的同时,我也萌生了学习书法的念头。
次年,我被招工进了县水泵厂工作。我发现厂区里到处张贴着用毛笔书写的大幅标语,且经常更新。我每每被那气势磅礴的标语书法所震撼。有几次,我还目睹厂办一位我心中的青年书法家,在车间里左手拎着装有墨汁的小桶,右手抓着一支大斗笔,将一个个大字神奇地落在地面的红纸上——真是太美妙了!敬仰成为我学书法的动力。我去新华书店花八分钱买了一本当时流行的上海书法家周慧珺书写的《鲁迅诗歌行书字帖》,回来临写。由于无师指教,仅凭几分热情,进步缓慢。断断续续练了几个月以后,热情便逐渐地冷却下来。
有一天,我在家正忙着给鸽子喂食和修理鸽笼,父亲过来对我说:“二子,你现在已参加工作,也老大不小了,该做点正事了。你前段时间不是对练书法很感兴趣吗,现在怎么停下了?”我先是一愣,既而想父亲向来随和可亲,且从来未反对过我养鸽子,今天怎么啦?稍后我即领悟到父亲的心意——担心我玩物丧志。是的,我已长大成人,理应用心去钻研技术,坚持不懈地苦练所爱的书法。
第二天,我即果断地处理掉家中所养的鸽子,自当日即1977年5月19日起,立志把练好书法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并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练字1—3个小时,休息日不少于10个小时,遇特殊情况完不成,次日须补上的学习计划。
不久,适逢当年冬季征兵开始,我即去厂办报名,希望实现去部队“大学校”锻炼的愿望。那一年全厂适龄青年报名者近40人,而入伍名额只有2人。几天以后,当厂保卫科长来到车间,把《入伍通知书》交到我沾满油污的手上时,我高兴极了!
我带上心爱的练字文具步入军营。部队纪律是严明的,训练也是很辛苦的,不过,生活却是有规律的。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师部修理所做保障工作。因我在工厂有两年机械操作的经历,故对部队所分配的工作自感很轻松。空余时间多了,我在坚持练字的同时,又报名参加黑龙江青年文学大专函授班学习,以充实自己。
我坚信,练书法的过程是磨炼人的意志和耐力的过程,熬过来了,才会有随性潇洒的那一天;而每天坚持临帖,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临帖用纸量很大,那时,我常去师部医院找战友、军医、师部参谋等讨要旧报纸、旧杂志等,他们都热情相助。
我充分利用和寻找时间练字。入伍三年里,我从未午休过,困了就用自来水冲冲头;周日几乎整天练字;晚上熄灯号一响,我就用电筒照着在床上看字帖;逢连队战士集体去看电影,我都向班长要求留下来值班,以便看书。每到夏季,我都提前向领导要求,去农场做一个月时间的“保障”,领导也知道我的心思,都同意我的要求,让我有时间多练字。我时常在吃早餐时多带两个馒头作中餐,以挤出更多的时间练字。
后来,连部领导还送我字帖,并安排我写标语、证书等工作,提供我锻炼的机会。部队真的很美好,我一边工作和学习,一边还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退伍前,我平生第一次创作了一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书法作品,参加全师军人书法展,并获得三等奖。
退伍后,我被分配到县商办肉联厂,厂里的书法前辈不少,但该厂常因季节性待工,后在我二叔的帮助下,调入正需要一名会书法的员工的县蔬菜公司。
在公司慢慢适应并站稳脚跟后,我考虑要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必须通过专业培训,于是就报名参加县总工会职校办的书法夜校班,教师是召建农先生。召老是一位刚离休的老干部。他离休不离岗,利用自己的书法专长,为培养书法新人,创立了本县首个书法培训班。他自编教材,讲课通俗易懂。他与人为善,德艺双馨。我随召老学书法、学做人,受益匪浅。后经召老的努力,书法培训班又升格为中国书画函大高邮分校。召老是我学习书法道路上的恩师,在他的栽培下,我从学生到班长,再到该校的教师,最后任校长。
那些年,我也转益多师,先后参加过无锡艺术函授,拜见过徐静渔、吴炳伟等书法名家;参加过河南书法函授并毕业,与张海、李刚田等书法大家都有书信往来;后结业于中国书协研修班,作品还入选结业展。
1987年,我巧遇良机,即省美术出版社组织书画家下基层来我县征稿,当时,我县约有30人接到县文联与新华书店的邀请,参加征稿等活动。次年,我与县水利局王之义同志写的春联作品有幸入选出版。此后,我得到市(撤县建市)新华书店王股长的帮助,连续10年向江苏、浙江、黑龙江等美术出版社及古吴轩投稿,每年都有春联等书法作品出版。这十年,让我在书法创作上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的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稿酬。那时,我凭借自己年轻、精力充沛,学习十分努力和进取,作品先后在省内外入展获奖,还荣获江苏省职工自学成才奖,并连续数年获市文艺创作优秀奖。此外,我在书法专业报刊《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青少年书法》及非专业报刊《人民日报》市场版、《扬子晚报》《中国商报》《中国工运》《商业研究》等媒体上发表作品近百幅。我还于1994年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书法集《常用隶书对联集粹》。我的书法集出版后,又在省第二届书法新人展中获奖并顺利加入省书协。
书法给我带来愉悦和荣誉之际,却赶上企业改制大潮,当时,我月收入只有340元,家庭生活陷入窘境。我知道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何不以一技之长去代课、写广告招牌等?但这种收入不稳定,后来,我转办书法培训班,既可传承书法艺术,又能让自己有用武之地。办培训班很辛苦,我因长期站立练书法和讲课,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病疼而停止工作,在家以读书、临帖为乐。这一雅好已成为我修身养病的习惯。
如今,我已步入耳顺之年,一切名利皆可放弃,唯有对书法的钟爱和心怀感恩不变。感恩在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师友。这种钟爱和感恩将伴我终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