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丁皮匠

2021-11-29 20:14:07    作者:□ 丁长林    来源:今日高邮

解放前,高邮北门大街陆玉山笔店门口的廊檐上,长年摆设着一个皮匠摊,摊位上放满了各色大小男女棉单布鞋。摆摊的丁皮匠从早出摊,直到傍晚收摊,头不抬,手不停,绱好的一双双布鞋摆满摊位,老顾客不断将新做好的布鞋送到摊上,生意十分红火。

丁皮匠不是别人,他是我的父亲。人们为什么这么相信我父亲手艺,都愿意将做好的新鞋给他绱?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父亲出师名门,师傅曾为梅兰芳等梨园名伶制作朝方云履、彩鞋底靴,名声很大。我父亲就是在高邮北门大街繁华地段一座清代晚期建筑风格的复泰祥制鞋店学的徒,师傅人称鲍四爷,大号叫鲍如银。

我父亲在鲍四爷那儿学徒三年。第一年在师傅家从事家务杂事,给师傅倒尿壶,给师傅孩子洗尿布,打扫卫生,烧火做饭,洗锅刷碗,空闲时间还要哄师傅小孩玩。直忙到一家吃过晚饭,关上店门,这才可以在店堂打开地铺,好好休息。

第二年,复泰祥制鞋店来了新学徒的,我父亲所做的一套杂事有人接班了。鲍老板见我父亲人老实,能吃苦,听话,这才开始教他各种制鞋技能:明绱、暗绱、翻绱,制作小脚老人鞋等。

鲍师傅在我父亲学艺时,能细心讲解,亲自示范,严格要求。我父亲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只花了半年工夫,就从师傅那儿学到了一手绱鞋的好手艺。鲍师傅夸我父亲聪明。

第三年,我父亲就成为复泰祥制鞋店一个大师傅,承担了鞋店不用鲍师傅费心的所有制鞋业务。

转眼,父亲三年学徒到期了。老板鲍如银出于师徒感情,在出师的那一日,特赠送给我父亲一套制鞋工具和楦头。我父亲对师傅这种扶上马的关爱,十分感动,表示永远不忘师傅的恩情。

我父亲在师傅那儿学到一门绝技:过去小脚老人很多,制作一双小脚布鞋让老人穿得合脚、舒服,一般皮匠是不能做到的,但我父亲做到了。高邮城上的小脚老人都亲自上门请我父亲订做老人鞋。农村有些小脚老人,也不知从哪儿得知我父亲会这门手艺,也要儿女上城将做好的鞋底、鞋帮送给我父亲加工小脚布鞋。

人常说:有钱没钱,做双新鞋过年。一家送四五双布鞋给我父亲绱的,多的是。摊位上摆满了男女老少要绱的布鞋。父亲那时真是眼睛一睁,忙到点灯。母亲晚上还要帮助做辅工。为了保证老顾客能在春节穿上新布鞋,父亲一进腊月门,就不再接受绱鞋的生意了。

高邮解放前夕,由于兵荒马乱,哪家还有心思做新鞋!父亲生意清淡,甚至难以糊口。

高邮解放不久,父亲丢掉皮匠手艺,经人介绍进入文教系统,在学校做工友,一干就是42年,直至退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