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大肠灌糯米

2021-12-16 22:10:17    作者:□ 丁鹤军    来源:今日高邮

转业离开部队后,工作相对轻松些许。近几年,回故乡的次数也逐渐多了起来。每回故乡,亲朋盛情,相邀在高邮的食肆酒楼,遍尝家乡美食。但直至目前,在高邮的大小酒店,我都没有看到大肠灌糯米这传统美食的存在。我想,大概有两点:一是制作这美食,费时耗力,工序麻烦;二是现在的人都注重养生,嫌其过于油腻吧!

大伯客居上海,每月按时给奶奶寄回养老生活费。奶奶习惯每每收到汇款单,去镇上取回钱来的第二天,就是家里改善伙食的一天。那时候,物质匮乏,猪下水等食材在故乡似乎是很珍贵的,猪心猪肝,猪肚猪肠,奶奶按月轮流买着换口味,或炒或炖。而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一种根植在我记忆深处的味蕾,便是奶奶制作的大肠灌糯米这道美食。

猪大肠,是猪的内脏器官,也是藏污纳垢之所。初到北方,北方人是不吃猪下水的。我和妻子第一次回昔阳,见杀猪后,主家扔掉猪下水不要,甚是不解。而南方人精细制作,有着异味的大肠一样烹饪成美食。

制作大肠灌糯米是个繁琐的活儿,极其费事。猪大肠买回来后,气味难闻。奶奶蹲在河边的码头上,翻开肠的内部,刮去污物,摘净油脂,用盐和明矾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搓揉,清水冲洗,直至猪肠通体莹白,闻不到一点异味为止,这最费时间、耗精力了。

把猪大肠洗净后,奶奶不停地往大肠里灌水,看哪里有破洞,就从哪里截断,分剪成一段段的,大约在40厘米左右吧。事前,奶奶会把糯米清水淘净,提前浸泡数小时,倒入盆里,用油、盐、酱油调好味,搅拌均匀,放置一边。而后,奶奶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在明媚的阳光下,把肠子的一端用粗线打结扎紧,用匙子把调好味的糯米,一匙一匙从大肠的另一端徐徐灌进。肠子里面有油,会堵住糯米往下滑,奶奶就会慢慢地捏,慢慢地搓,让糯米均匀分布在整个肠子里。大肠灌糯米,要拿捏好灌的糯米分量,保持住一定的均衡,七八成为宜。糯米装多了撑得饱满,难以煮熟,也容易把肠子涨破;装少了又瘪乎乎的,不太好看。大肠灌好糯米后,把灌装的一端再用粗线打结扎牢,整个工序就结束了。

奶奶把大锅里的水烧开后,放进大肠灌糯米去煮。烧煮期间,奶奶不停地用铲子翻动,防止粘锅底;不时用筷子戳一下,看肠子有没有煮熟。奶奶的经验:如果筷子可以很轻松戳破肠子,那就是熟了。我和妹妹围在锅灶旁边,那温暖的氤氲香味飘荡在厨房,更飘荡在我幸福的童年。

终于等到揭锅盖了,奶奶捞出这一大截热气蒸腾、白白胖胖的肠子,稍微放凉,斜刀切成圆片状,装入盘子。趁着热吃,口感最好。大肠熟度刚好,弹牙,有嚼劲。糯米吸饱了大肠里面的油脂,油光透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软糯香甜,味道独特。根据个人的喜好蘸上酱油或醋皆可,锦上添花,肥而不腻。

故乡的美食能让我流下口水,亦能让我流下思乡的泪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