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姜 纸 扎

2022-02-10 18:30:45    作者:□ 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姜纸扎从三垛镇到高邮城里落脚,就住在东大街独庵墓旁边三间两厢面街朝南的旧院子里,花花绿绿的祭品摆放在门口的空地上,人家要给先人买什么有什么,凡想要的都不缺。独庵墓是座破败的尼姑庵,住着两个老尼姑,没有人晓得究竟活了多大岁数,后面就是阴城。阴城里白天乌鸦嘎嘎乱飞,还有逮野兔子的老鹰、麻鹞子在空中盘旋,夜里老鹳的呜啼声,野猫撕心裂肺的惨叫,野狗眼睛绿莹莹的幽光,时而不知从哪个坟冢里窜出一头黄鼠狼、一只刺猬,让人听了都毛骨悚然。姜纸扎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买房子,是出于阴城这地方虽然芦荻、荒草、坟头多,鬼蜮作祟,但地方空阔,烧纸房子、烧祭品方便,想踩踏哪一块就踩踏哪一块,不妨碍别人家。姜纸扎对人谦卑,都说自己“从小地方三垛来,借贵方这块宝地落脚谋生,不当之处请多包涵。我只是个扎纸房子的”,从没有说过三垛姜、俞、卞、陆四大家族。姜纸扎手艺精巧,样样东西栩栩如生,没有人把他当完全的“纸扎鬼子”待见。他的职业既是人糊鬼,又是鬼糊人。

可是就在半年后清明前一天的下半夜,独庵墓尼姑庵失一把火,两个老尼姑烧死了,化作两摊灰。当时火随着风向打旋到了姜纸扎做作场的厢房,所有冥品、纸扎顷刻咯咋咋地化为灰烬。这场火让东大街的人更确信两个老尼姑是什么妖怪。清明是纸扎店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日子。恒兴昌老板给他们家老太爷、老太太一百冥寿订了灵屋(纸房子)、九莲灯、三对童男童女、纸马、纸辇……那天一早上两个驼背、瘪嘴的老尼姑突然出现在姜纸扎面前,按理尼姑不到小中(九十点钟)是不应该出门的,因为怕人遇见晦气,这是僧尼的规矩。两个老尼姑对姜纸扎摆出的琳琅满目的冥品夸赞了一番,他只是皱一皱眉头,照样做手上的活。其中一个老尼姑说:“我们如果有这么多东西多好啊。”

姜纸扎的大儿子庆开十二岁,在新巷口小学读五年级,从来不顽皮,可就在那天天刚黑,他拿笔给一对童男童女点了睛,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连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做了什么。从古到今,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规矩,就比如:“棺材铺半夜不开门,纸扎店画像不点睛。”晚上家里堆满了东西,谁也没有注意这一对童男童女朝人“眨”眼睛。夜间失火,人们猜测一定是老尼姑作的祟。传闻有人在尼姑庵的灰烬里还发现了童男童女的纸片,失火之前童男童女还敲过姜纸扎家的窗子。两个老尼姑把那些东西撸下去享受了。这也把姜纸扎的手艺妖魔化了。姜纸扎端午节擅画钟馗,只有钟馗可以点睛,一点睛就跟活的一样。钟馗是家中的守护神,他是不会到处游荡的。姜纸扎画的钟馗数以千张,大概也驱散了他身上纸扎鬼子的鬼气——通常纸扎鬼子脸上都是黄黑色或者灰土色。姜纸扎的面孔轮廓分明,白里透红,眉宇间线条疏朗,爱说、爱笑。

姜纸扎写得一手好字,灵屋的“地契”像赵孟頫的小楷(不是雕版刷的),和尚念罢都不忍心扔进火中,灵屋中央的对联“莲花座上弥陀佛,紫竹林中观世音”像端正的颜鲁公体,认不得字的人也愿意多看两眼。多少年写下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自然容易出脱得技高一筹。他脱去沾满浆糊的围裙和灰布大褂,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走在街上,唯独肩膀左高右低,只像个开米店的老板。

进了腊月门,姜纸扎都要推掉一些人家来订制冥品,专门制作花灯,除了孩子们玩的兔子灯、蛤蟆灯、走马灯,更多是大户人家的宫灯,式样好多。

一转眼又是元宵灯节了,东大街上白天有徐瓦匠的一班高跷、剃头的时麻子家的吹班、捏糖人的戴大网子家的大湖船(他自己装骚鞑子)。晚上看灯照样是人挤人、人碰人,花灯璀璨,争奇斗妍。姜纸扎春风满面,走在人群里,却被居委会主任任大姐看见,把他拽到吉升酱园门前的高坡台上:“请姜同志给大家来一段《报灯名》,好不好?”“好!”

姜纸扎给大伙抱抱拳,说道:“我只是个扎纸房子的,怎么好意思给列位现丑来着?

“尊列位,在上听,细听我灯官报花灯,我报的是:一团和气灯,和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星高照灯,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这些个灯,那些个灯,灯官我一时报不清,报不清。”

在东大街上,如今又多了姜纸扎《报灯名》,捧他的人说他赛名丑。这是他对着留声机上一遍一遍学来的,遍数多了就成拿手好戏,花灯也卖上好价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