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17:39:05 作者:□ 金飞声 来源:今日高邮
交往多了,渐渐地知道陈森老师也集邮,还爱好摄影,于是我们在一起也就有了更多的语言,也就不难理解当初未有交流他买回的天文望远镜竟是我心仪的,他对我的天文观测给予了很大帮助,后来,我们又一起负责学校天文兴趣小组,获得了扬州市青少年科技奖。
陈森老师生于1947年10月13日,1961年,13岁的他开始集邮,文革中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农村也未中断,收集了几十枚“文”票。高邮中学成立集邮协会后,会务工作陈森老师当仁不让,一些组织工作往往走在别的邮协前列。他热情服务于教职工,为老师们订邮票、买邮品;积极开展学生集邮,曾请我去指导学生编组邮集。在陈老师的影响下,邮中学生订购新邮的多了,许多学生寄信都用纪念、特种邮票。
陈森老师集邮不是仅仅把邮票买回来往簿子里一放,而是全方位进行集邮活动。当年我市一年一度的新春邮展上经常有他的邮集展出,1994年我市教工邮展上他展出了不同题材的两部邮集,充分表现了为师者的博学;他为《盂城邮花》写过稿,经常在学生中开展集邮活动,举办集邮讲座,组织学生参加集邮展览、征文、竞赛和上街宣传活动,带队去扬州参加青少年集邮知识竞赛……
集邮是业余活动,陈森老师的集邮工作是没有额外报酬的,甚至紧俏邮品都不能如愿得到。2004年除夕前一天,我去邮票公司买拜年封,陈森老师也去了。一人一份,他想要邮票公司照顾他多买一枚,代友人买,不成。他将目光投向我手上的封子,我没有割爱,想想真对不起他。
陈森老师始终对集邮活动满腔热情,默默奉献。集邮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但集邮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能用分数量化出的,也不是短时间内看出来的。学生的任务是学功课,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课余他们总要找点乐子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生活。有益的活动和爱好不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良的活动和爱好就会侵蚀学生;让学生多参加一次正当的课外活动,就有可能减少学生玩一次不当的游戏;多一个有高雅爱好的学生,社会上就少一个有低级趣味的人。陈森老师以及像他这样的集邮工作者所做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五一邮协成员主动编组邮集庆祝。2月9日,副会长高超、理事潘中林来到陈老师家,与他探讨邮集的编组和邮品的选择,陈老师爽快地承诺,如果需要,看中的邮品借给他们组集。想不到两天之后他竟突然西去,享年74岁,令人唏嘘!
欣慰的是,陈森老师在最后几年里,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与五一邮人同行,享受了集邮之快乐,五一邮协也因有了陈老师,增加了活跃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