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17:39:28 作者:□ 夏志强 来源:今日高邮
1972年2月,新学期开学了,春寒料峭,天气依然很冷。虽然文革已接近尾声,由于派性作祟,我与另外两个青年教师仍然在隔离审查中。看到学生活泼的身影,听到学生琅琅的书声,心中无比烦闷,又百般无奈。
一天上午,帮促小组的两位成员找我谈话,严肃地传达了校革会的决定。第一点,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解除隔离,一边工作一边检查交代问题。第二点,不再教语文,全部教体育课,每周24节体育课(当时是每周6天课)。第三点,今年是我县文革后恢复驻城中小学田径、篮球、乒乓球比赛的第一年,意义重大,决定由你担任这3个项目的训练和参赛任务,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和考验,希望你晒黑皮肤炼红心,加速思想革命化。传达完毕,把一份县文教局和县体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恢复驻城中小学田径、篮球、乒乓球比赛的通知》交给了我。
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是教中高年级语文,兼教几节体育课和唱歌课,现在一下子要改文从武,全部教体育课,而且每天要连上4节体育课,负担已经很重了,又要一人承担3个项目代表队的训练、比赛任务,这种安排还有什么公平和道义可言吗?我无言以对,知道讲了也没有用,只能沉默。
想到毕竟有了重新工作的机会,精神又为之一振,第二天我就走马上操场了。
我是个体育爱好者,在高邮师范上学时,通过了难度很大的国家劳卫制二级测试,又获得了篮球国家三级运动员和田径三级裁判员的证书和证章。参加工作后,陆续教了几年体育课,1963年暑假期间,经县文教局推荐,还到南京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江苏省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训练班》。对于体育教学和训练,我既不是受过系统学习的科班出身,也不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我是一个外柔内刚、不服软不认输性格的人,我知道在以后工作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阻力,但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心里憋了一股气,又憋了一股劲。
利用教中高年级体育课的有利条件,通过观察和单项测试选拔,在3月上旬把3个代表队的基本队伍组建了起来,笨鸟先飞,立即投入了训练。早上在县体育场训练田径队,下午在学校篮球场训练篮球队,晚上在教室里搭起乒乓球桌训练乒乓球队。
按照比赛日程,田径比赛定在“六一”儿童节,是全年比赛的第一战。进入5月份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田径训练上,由原来的早上一次训练,改为早上和下午放学后两次训练,加大了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幸运的是高邮体育界的老前辈郑文澍老师,刚刚从临泽中学借调到县体委来担任田径教练员,我就虚心向郑老师请教学习,并有时请他到现场直接指导训练,受益匪浅。
“六一”儿童节,田径比赛开始,东方红小学(现一小)、城北小学、新巷口小学是三足鼎立、旗鼓相当,鹿死谁手,难以预料。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由于组队训练早,每个竞赛单项都有一两个优势明显的运动员做定海神针,男、女队分获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总分第一名,学校田径队获得小学组团体冠军,城北小学、新巷口小学分获小学组团体亚军、季军。
田径比赛一炮打响,极大地鼓舞了篮球队和乒乓球队小运动员的士气。我迅速把田径队中一些速度快、弹跳好、身材高,又有篮球基础的运动员,调整充实到篮球队里,加强锋线的突破力量和篮下防卫能力。充分利用一个月的暑假,早上训练一次,下午5点钟后再训练一次,地点都在县体育场,既可看到别校篮球队训练情况,也能尽早地适应比赛场地。当时的训练非常艰苦,师生都没有运动服装、没有训练补助。训练时,师生每人带一只军用水壶或一个盐水瓶,里面装着冷开水。一个暑假训练下来,师生们都成了“非洲人”,但大家都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十月金秋,丹桂飘香,天高气爽,驻城中小学生篮球赛擂鼓开战。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7所小学都要轮流较量一番,拼杀一场。我校篮球队在平均身高上不占优势,但速度快,运球、传球、投篮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整体配合也默契,攻防有序。比赛结果,我校男、女篮球队均以一场未负的战绩,积分高居榜首,双双获得冠军。
篮球比赛结束,我才算松了一口气。3个项目的比赛,我最放得心的是12月份举行的乒乓球团体赛和单打比赛。我校位居中市口,不少学生生活在县政府大院和人武部大院,那里的会议室、活动室都有乒乓球台。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经常在那里打乒乓球,虽然没有专人指导,但耳濡目染,七拼八杀的,自然涌现了一批球艺精湛、实战能力强的草根英雄,王氏姐弟、夏氏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指导的重点,一个是练好发球,先声夺人,力争在前几板解决问题;另一个是做好临场思想情绪的调节,反复要求学生要认真发好每一个球,认真打好每一个、每一场球,胜不骄败不馁。
乒乓球整个比赛基本上没有悬念,我校代表队不仅获得男、女团体冠军,还包揽了男、女单打比赛的冠亚军。男子单打比赛冠军是王鸿(现高邮市乒乓球协会主席),亚军是夏亭。女子单打比赛冠军是姜红霞,亚军是陈梅。
1972年的3项比赛全部结束,我校体育代表队包揽了全部5个团体项目冠军和两个单打项目冠军,战果辉煌。学校领导高兴,说明领导有方,决策英明,知人善任。我也高兴,虽然晒黑了皮肤,掉了几斤肉,总算圆满完成了学校交代的政治任务,更重要的是10个月的艰苦磨炼,让我获得了一项重要人生启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面对重重困难,要有一股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奋斗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参赛的学生更加高兴,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吃了苦,流了汗,出了力,为学校争了光,也为父母添了彩、长了脸。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50年过去了。我今年已八十有四,垂垂老矣。那些当年活泼可爱的十一二岁的学生们,现在也基本步入了花甲之年。你们现在在哪儿呢?现在还好吗?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辉煌成绩,给了老师尊严和自信,老师感谢你们,思念你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