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19:45:11 作者:□ 晏金海 来源:今日高邮
小时候,家住在界首镇大运河边的西堤上。每到初春时,朝东的坡上就会自然生长出许许多多的野麻菜(类似雪里蕻的一种植物)。因为家里人口多,为了能增添一些做菜的品种,等到麻菜长出菜薹时,母亲就会挑其中嫩些的菜薹一根一根地掐下来,洗净后切成细丁状,用盐腌制两三天,然后装入蒲草编制的蒲包,放在大板凳或大木板上,系上绳子,用扁担做杠杆,榨尽咸菜的卤汁后,倒在大澡桶里,再将切成末状的生姜米子拌进去,有时候还放些叫做莳萝的香料(莳萝学名小茴香,是传统小吃界首茶干的必备香料之一 ),拌匀后就装进准备好的坛子或玻璃瓶子,这个过程称之为封坛。等到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了。家乡人将春季用这种方法腌制的咸菜叫作春咸菜。家乡还有一种叫作“大咸菜”的咸菜,腌制就简单多了。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将有一米多高的大青菜,晒蔫、洗净后,整棵整棵放入大水缸里,一层一层地撒上盐,等到咸菜出卤就能吃了。这种咸菜特别适合制作梅干菜。
家里自制的春咸菜的特点是鲜和嫩。当新鲜的嫩蚕豆上市时,用它来做辅料是最佳搭档。平时炒个鸡蛋、炒个肉丝或炒个白条虾,配上它,也是味美绝伦。单独吃也行,早上吃稀饭,它是最下饭的小菜,若再拌上点麻油就更好吃了。
从小,我就从母亲手中学会了这门手艺。由于出来工作得早,几十年了,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自己动手,过高邮运河二桥,采野麻菜薹子,切成细丁,封坛装瓶,吃到第二年再腌的时候还有余货。家里有了它,的确也方便得很,随随便便就能变出几道可口的小菜,满满的妈妈的味道。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