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篾匠姐夫

2022-03-21 20:17:32    作者:□ 毛玉高    来源:今日高邮

大姐25岁去世后,丢下两个女儿,一个4岁,一个5岁。大姐夫倪寿元一直未再娶。他心里明白,如果再娶,后妈肯定会亏待孩子。他宁愿吃苦受累也要把孩子拉扯成人,他就是这么个“一根筋”的老实人。

大姐夫是个篾匠,靠着他的手艺撑起一个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用的是竹壳水瓶、竹壳淘米箩、竹壳货筐,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他每天起早贪黑,挑着篾匠担子在高邮城走街串巷,帮助居民修理水瓶壳、淘米箩之类的竹器,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饿了就吃上一口自带的“水瓶粥”(就是将三四两米倒入热水瓶,再将滚烫的水灌入其中,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吃完又继续做他的活。虽然钱赚得不多,但是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大姐夫凭着他的精湛手艺,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城里生意清淡时就去农村,挑着担子要走十多里路,一路吆喝:“扎家伙了,扎家伙了……”社员们听到他的吆喝声,纷纷将家里的坏水瓶壳、坏淘米箩、坏货筐等拿出来让他编修。当然赚的钱也比城里多,而且预约的活也不少。大姐夫是个守信的人,预约的活他都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在这里,我要提起大姐夫的妹妹,她功不可没。平时大姐夫早出晚归,只顾赚钱,根本无法照顾孩子,他妹妹既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又要照顾哥哥的两个孩子,四个孩子的烧、吃、洗、刷一个也没落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竹制水瓶壳、淘米箩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篾匠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挣的钱不够一家人开销,大姐夫就回归菜园了。他凭借一双勤劳的手,以菜养家,博得左邻舍称赞。

大姐夫享年79岁。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吃苦耐劳的本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