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枝头上下

2022-03-28 18:59:06    作者:□ 陆忠场    来源:今日高邮

无论春夏秋冬,树枝在一些时段里鞠躬尽瘁,做着润物细无声的细事,叶开了,花绽了,果熟了,欲展还羞地打扮着成就着未来。树枝在另一些时段里,挥臂斩掌,给山川换颜,几场春雨过,叶芽蓦然爆上枝头,为世界披绿;几阵冬风吹,叶子倏忽飞去,树木肃然,天地凛然。

我是从果园里走出来的,对树木、树枝、树叶、树花、树果,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不管在何方,我于晨跑中,都喜欢青枝绿叶,总是对树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在南京江宁晨跑,每当上下秦淮河大堤时,我看到大堤缺口两边的枝丫上,挂有一些小物件,如钥匙、手套、围巾、红领巾、儿童鞋袜、有线耳机、医保卡、公交卡(系着尼龙带子)等,这些形状不一、色彩各异、随枝荡漾的小物件,和树干、树技融为一体。

在秦淮河堤上,早晚锻炼的人很多,有老人也有小孩,有体健者也有残疾人,有全家出动的也有母亲带着双胞胎儿童的……如果靠实统计,晨练稳妥过千,晚跑肯定近万。锻炼中有人丢东西,就有人捡东西,捡到了物件不知是谁丢的,也不知是谁想出了挂在出入口树枝上的好主意。你捡到了,挂一件;他捡到了,挂一件。有时多了,有时少了(被遗失的人取走了)。这些小物件,和树们一起,成为秦淮河独特的风景。

每次看到小物件们,我总是心头一热,从心底里为文明点赞。一天清晨,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树下望着枝头上的医保卡。我停脚细看,只见老人取下用红塑料丝扎着挂在枝头上的医保卡,激动地对我说:“真是有心人啊,我不知道是谁捡到的,也不知去谢谢谁呢!”我说:“是的,世上还是好人多啊。”老人接着说:“昨天下午,我去医院拿药回来,忘记把医保卡放在家里了,带在身上,晚间上堤散步,不知怎么的,就弄丢了。回家那个急啊。早上散步,和挂在枝上的医保卡见面了,你看看卡上照片中的我还帅吧。”我说:“没错,就是您老的,老来帅啊。”说着,我俩哈哈大笑。老人对树拱手作揖,连声说:“谢谢!谢谢!”

从这个缺口往南,不到20米吧。我有时看到二三长发男士,或倚在树上,或坐在各自摩托车上,后架上蹲着两只好大的塑料桶,桶上贴有“高价收药”的竖标。看着这几个刺眼的大字,我很不舒服。收药?向谁收药?回收的药物流向何方?是否已被污染?医保资金是否由此而有些流失?卖药、收药,再回到医院或药店以及病人的手中,这个黑色链条是这样形成的?居民中如果确有可以利用的剩余药物,能否由主渠道——医院和药店鉴定、回收、再利用等,疑惑、愤激如秋风,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我出差一段时间回来,听说,曾有人向区医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过。后来,还是社区管理人员将这伙人驱散的。

枝头上的文明和枝头下的龌龊,如同被星星点点污染的河流,前涌着、汰洗着。枝头上下、天地之间,共存的事与事、人与人,乃至国与国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回眸枝头上下,我当然相信大地、空气、河海的自净能力,悲欣交集的心绪亦陡然而生、挥之不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