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徐老师

2022-04-07 19:55:16    作者:□ 戚晓峰    来源:今日高邮

从妹妹小红那得知徐庆文老师去世的噩耗,非常震惊,能感觉到妹妹当时也一样的悲痛。瞬间,想起我们两家同住在城墙头上的那些时光。

不知什么原因,印象和记忆总让我停留在徐老师的一张黑白照片上,三十出头,鸭蛋脸,两条小辫,黑框眼镜,朴实干练的外形是我认为标准老师的模样。

徐老师苏大英文专业毕业,教英语。我没上过她课,倒是常看到她在家备课。她平时不怎么跟我们说英语。有N个学生在我面前夸奖过她。一位学生从她的教室路过,一耳朵就能听出她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她爱人李仲明老师英语在高邮Number One,很多人讹传他们俩吵架都是英文,好像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说明他们的英语水平。李老师快人快语,有脾气,较严格,但没有听过他们吵多少架,生活中有点小摩擦或是用英语交流在所难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他人没到家声先到,风风火火地用无锡话边走边喊:“徐庆文,徐庆文!”一天要听到很多次。徐老师性格柔弱,不多话,较严肃,浓浓的南京口音慢腔慢调,一般不跟人争、不与人吵,她笑起来嘴角就像可爱的括号,温和而坚定。

作为邻居,作为学生,作为晚辈,我们相处了很多年,每次经过徐老师家,都会飘出她美妙的女中音,那些歌声曾一度模糊了我对她专业的认识。纯正的音色,更像是一名音乐老师。那年代,她就是我心中的歌星。估计李晔、李旸的艺术细胞遗传妈妈,只要新歌出来,李晔会反复听收音机速记歌词,而后再一遍遍地和徐老师学,等李晔会了,回头再教我们。那时小旸已七岁,常常对着镜子,兰花指摆出戏剧造型,有模有样。徐老师总用欣赏的眼光边看边笑。

我大李旸几岁,那时比较贪玩,他偏偏又喜欢黏着我,后来怕影响他学习,又怕被徐老师怪,能避开我尽量躲,每每经过他家时总是快闪,但“小尾巴”总会诡异地出现在我身边。

我高中毕业后去当兵,每次给妹妹写信,都会带上一笔,用特有的表达方式鼓励李旸学习。一次,我穿着军装探亲从徐老师家门前路过,小旸笑盈盈、激动地冲上来拉着我的手左摇右晃,徐老师也赶过来:“乖乖隆咚,成大小伙了,不错,成熟啦。”

走上工作岗位后,徐老师看我时常发表一些小文章,常会给予肯定。一次,徐老师术后回高邮,我开车接她,当时,车内放着抒情音乐《有一天,我看着那深蓝色的天空》,她赞扬道:“你还听卡雷拉斯的东西啊,有品位。”我在惊叹徐老师鉴赏力的同时,心中装着满满的幸福。

徐老师不光唱歌好,也精于器乐。她有一管箫,痩痩长长,荸荠色,尾部一个精致的小彩挂,小旸偷偷拿给我看过。这管箫徐老师平时不吹。一个炎热的夏天,四家邻居围坐在她家门前纳凉,她那天高兴,即兴演奏了一曲《忆江南》,凄婉的箫声缠绕在深邃的夜空,让人有种“情到深处泪一滴”的感觉。那晚,妹妹小红一直沉浸在那婉转动听、情意绵长的乐曲中,睡觉前床肚里看了又看,查了又查,生怕有《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躲藏,可见,徐老师箫的演奏魔力无边!

徐老师夫妇琴瑟甚笃。在她弥留之际,李老师整个下午独自一人坐在病房外的凳子上若有所思。李晔看爸爸嘴里不停念叨着,后来才知道他在一遍一遍地背歌词。他说,谈恋爱时你妈妈唱歌给我听,现在她要走了,我要唱给她听。李老师俯身贴着徐老师耳边,用心为她清唱《红军走过的地方》《石油工人之歌》《Old Black Joe》时,徐老师最后的呼吸急促,胸口起伏,他相信,这是对他歌声的一种回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