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春光醉眼

2022-04-25 19:05:33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好友周同已连续20多年给我送春联,内容年年有异,温情岁岁不变。今年的是:“春光醉眼,福气遂心”。

记忆中的春光,那是上小学的时候,经过胭脂山。山不高,有桃树成丛,下雨之后,流下胭脂水,故名。原先万钰烈士的母亲住处向南,现陈小五卖阳春面地址,几乎无屋无墙。我们同学有时绕着桃树转圈子、捉迷藏,玩各种游戏。后来,我的姨娘嫁给住在此山南边的王宾章。到了高中,读《诗经·国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意为:“桃树含苞满枝蕾,明艳艳闪闪开满花。姑娘马上要出嫁,高高兴兴成了家。”这似乎使我的姨娘出嫁颇有诗意,无一个“春”字,却充满了春天出嫁的欢乐。

春天在哪里?在当年界首农中、临泽农中河边的柳梢。贺知章《咏柳》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汪曾祺诗文中多处提及柳树,那是高邮常见的树,看到它,我们才更加理解汪老的《早春》:“新绿是朦胧的,飘浮在树杪。完全不像是叶子,远处的绿色的呼吸。”才懂得欣赏《大淖记事》中“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地穿街过市”的大美。民国十几年,高邮老辈文人黄花瘦人,一口气吟诵《柳线》《柳眼》《柳丝》《柳腰》《柳眉》《柳耳》等,意为“东风不绾韶华住,散作吴棉满路飘”云云,并非都是吟诵风花雪月,或思友,或诵乐,或悲吟等。

我更难忘的是金陵东郊的梅花山。漫山遍野的梅花啊!游人沿着山径逶迤而上,登至山峰,到达山顶“博爱”亭,回眸山下,层层叠叠,黄色、红色、绿色的梅花,姹紫嫣红,使我想起伟人的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博爱”则是金陵的胸花,也是梅花的诗魂。上次我和爱人同游梅花山,唯独没有看到墨梅。我相信,我们夫妇再次踏山寻梅,墨梅一定能找到。

与梅花山不同的高邮运西“湖上花海”,它原是太平庄和新民滩的一部分,大概也有千亩以上连片的菜花。前年,我们夫妇花海一游,或乘船游弋,或登车绕行,感觉滩涂变花海,春光烂漫。我们遇到从泰州来邮的马先生,他说:“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医生,参加过泰州防疫队,曾在这里抢救血吸虫病人,想不到现在变成了花海。”我说现在血吸虫病为零。他说早知道了。来自无锡的游客说,遍地黄灿灿的菜花,比兴化垛田的菜花还好。我以为,各有特点。兴化的垛田与高邮临泽洋汊垛田相似,满垛是油菜花装饰了河水,水面又倒映着花影,花与水的亲密接触,成就了水乡特有的美景。而高邮遍野的油菜花,正如高邮古人吟诵的《行香子》:“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现在湖上花海,气势要比小园强多了。

今年春节期间,高寿100岁的马春阳的护工打来电话说:“马老吃得下,睡得着,突然想起你老陈,就要我打电话问问你。”去年,我们夫妇与马老小女儿马全约定,马老百岁生日我们一定到场祝寿。我还说,我要马老一幅字,他虽不是书法家,但正楷、行书写得合规合矩。马全说:“老爸已准备好词,但防疫期间不让我进。”我问什么词儿?马全说:“大概是‘春阳蒙受党恩三杆子,冬日寄语其昌写新篇’。你看如何?”想到春阳老,以及已逝世20年的李夏阳(进)老,我心存感激。当年我一个20岁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竟然与李老、马老通信、来往,正是春阳、夏阳引导我走上了为文之路。现在马老听力下降,我今年未向他拜年,他竟然想起他的儿女及我。

谢谢百岁老人记得“小陈”,让我如沐春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