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20:00:35 作者:□ 李连珠 来源:今日高邮
妈妈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外公外婆经营一家瓷器店,从小衣食无忧、宠爱有加,具有小学文化。解放后嫁给爸爸,于1956年顶替我爷爷在物资局下属的煤炭商店参加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踏实、积极肯干,很快就成为商店的业务骨干。1964年初全国掀起“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潮,高邮也开展了这项活动。妈妈带领几名女职工,为城区孤寡残疾、五保老人义务送炭上门,受到一致好评,后作为物资系统学雷锋典型事例被县广播站专题报道。1965年初县政府召开劳模表彰大会——“群英会”,妈妈获“县劳模”称号。
1965年秋妈妈走上领导岗位,担任炭店经理,负责城区三个门市部的工作。妈妈并没有脱产,也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唯一专属于她的是一张办公桌,她的岗位就是门市部的卖场。所谓“经理”,用她自己的话说即“带着大家干活的头”。哪个岗位缺人手,她就会顶上去。店里无论是称磅还是划码、轧账等工种,她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每到月底商店盘货,她一手算盘打得特溜,一些男同事都自叹不如。炭店销售的蜂窝煤,出厂时比较潮湿,在其堆放和存储过程中常产生损耗,妈妈想方设法减少亏损,把卖场里散落在地的煤屑聚集起来,用大筛筛过后自己动手制作蜂窝煤,这些都是纯体力活,而且又脏又累,搞得灰头土脸。妈妈身材小巧,但总是身先士卒带着大家干,而且干起活来从不惜力。也就是那时,落下了腰疼、腿疼的病根。原炭店销售是计划经济,凭票供应,为搞活经营,妈妈破除等顾客上门的旧观念,主动走出去与工厂企业的食堂、浴室联系,送货上门,使得商店营业额快速增长,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爸妈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人,小时候奶奶操持家务,后来奶奶患风湿性心脏病,妈妈无论工作多忙,回到家中既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患病的奶奶。1967年奶奶病情危重之时,爸妈就在奶奶房间的地板上打地铺,方便夜间照顾奶奶,奶奶弄脏的衣裤都是妈妈连晚洗好,直至奶奶安详离世。小时候我们兄妹三人穿的鞋、袜、毛线衣都是妈妈在操劳,有时我们一觉睡醒,灯光下妈妈还在为我们补袜子、纳鞋底、织毛衣。妈妈为我们兄妹仨操尽了心,为我们这个家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忘不了小时候我们生病时,妈妈那焦灼关切的目光;忘不了妈妈自己克勤克俭,却倾其所有为我们改善伙食;忘不了我们在学习工作上的点滴进步,妈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忘不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那盈盈笑语其乐融融的快乐时光。
1986年,妈妈退休了,却退而不休,帮助子女照顾孙辈。1992年爸爸退休后身患疾病,进行较大的手术,手术后的恢复期都是妈妈照顾。爸妈感情深厚,相濡以沫走过六十六个春秋。爸爸走后这几年,为排除妈妈的孤独防止抑郁,我们找了全天保姆。哥哥每年春节前都从北京赶回来陪伴妈妈,这几年疫情防控,提倡不离京就地过节,但哥哥总是做好安排提前回邮。哥哥自1972年参军入伍离开家乡后,戎马半生,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嘉奖,曾受命前往联合国参与维和部队的交接,他一直是爸妈的骄傲。哥哥在家时也是妈妈最快乐的时光,他朝夕相伴,亲手为妈妈做羹汤。哥哥离邮返京时,妈妈就很伤感,拉着他的手掉眼泪,那场景令站在一旁的我们也湿了眼眶。每次哥哥都嘱咐我和弟弟:“照顾好妈妈!”是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