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20:01:01 作者:□ 王鸿 来源:今日高邮
然而,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却是过问的,可以说还是很严格的。我从小到大,是在听父亲讲正能量的大道理环境中成长的。我参加工作后,听得最多的还是父亲的大道理,极少有表扬鼓励的话。有时听多了,听得烦了,总免不了要顶上几句,其结果是弄得双方都不愉快。这也许就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吧。我有时在想,父亲喜欢讲大道理,是不是搞理论工作时间长了,成了一种职业习惯。
现在的我,自从退下来之后,在帮助照看孙女的这些日子里,常常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努力地仔细搜寻父亲关心爱护子女的点点滴滴。忽然醒悟:父爱如山啊!哪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在父亲大道理的背后,其实透露出父亲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且这种爱无时、无处不在,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父亲的爱,有时是那样的爱憎分明、直截了当,使我刻骨铭心。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口玩,其中一个说丢了五分钱硬币。父亲下班回家听说后,严肃地对我说:“你有没有拿?”我肯定地回答:“没有拿。”父亲一气之下,打了我一个耳光。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挨父亲打,尽管很受委屈,却使我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慑。父亲让我懂得了,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讲诚实、守规矩的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粮油、鱼肉、豆制品等全部计划供应。为改善家里伙食,父亲下班路过机关大食堂,有时会买上一两份荤菜带回家,如斩肉、炒肉片、炒猪肝、烧块鱼等。面对食堂味香可口的菜肴,我顿时食欲大开,却不多动筷子。因为父亲吃饭前,总喜欢喝上一小杯酒。本来菜就不多,我们吃了,怕影响父亲喝酒。父亲却一个劲地催着我们吃,见我们还是不愿多动筷子,显得很生气,有一次还把自己的筷子都摔掉了。
父亲的爱,有时是那样的的漫不经意、看似很平常,却令我回味无穷。我因文化课功底不扎实,两次高考失败后,父亲并没有过多地责备,对我说:“文化课基础差不能全怪你,但文化知识不能丢,今后会有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帮助职工补习文化课,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开办了补习班。我听从父亲的话,利用晚上时间,先后报了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五门功课。正是得益于几年不间断的文化课补习,让我的人生在1984年有了重大的转折:考上成人大专,考取国家干部,调入组织部门。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父亲自然开心,但也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
父亲的爱,有时是那样的深沉、明亮,让我终身难忘。我和爱人结婚时,平常不怎么过问家务的父亲,却忙前忙后,联系党校食堂,落实接待场地,招呼前来祝贺的老领导和亲属。我有了孩子后,父亲每天下班回到家,都要抱一抱、看一看孙子。因住房不太宽裕,我们夫妇在外单住后,只要母亲烧有好菜,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叫我们回家吃饭,所有节假日更是忘不掉。我孩子高考时,父亲已常住扬州,他特地一大早乘车赶到邮中校门口,充满深情地目送孙子进入考场。
2005年11月底,父亲生命垂危,我去医院看望他。父亲撑起虚弱的身体,望着我日趋稀疏的头发,爱惜地对我说:“王鸿,你也老了。”并劝我赶紧离开,医院环境不好。此时,望着父亲慈爱的眼神,我的眼睛里全是泪水,说不出一句话来。哪知,这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那深沉、无私的爱,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