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19:45:26 作者:□ 侍广法 来源:今日高邮
最早住的茅草屋,是里下河人常说的两间茅头舍(音厦)子,外带一个披厢。墙基高一米,所用材料是从芦苇荡里挖回来的荒垡,经人工垒砌、用棍棒夯实而成。这种墙基经不住风吹日晒,时间久,会裂开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缝隙,蚊虫蛇鼠,自由出入。一次夜里母亲伸手搂我,就摸到一条蛇。腰墙是用稻草缠绕葵花棍子编排而成。先把一根根葵花棍缠上稻草,扎成一根根草棍,然后排立起来,在排列好的草棍上下和中间、内外两边横着两根木棍,拿麻绳或小铅丝扎紧,从里到外抹上河泥,用来阻挡风寒。房屋大梁、二梁是大、小茅竹。屋面是经过筛选的芦苇荡中柴草梯次铺就。门则是用芦柴秆编织而成。在这茅头舍子里,度过我的童年。
14岁那年,在我姑父的帮助下,我家在离茅草屋十几米、老祖宗留下的地基上新砌了小小的四间瓦房。墙用新式的青砖砌成单层墙,屋面上铺盖的是土窑烧制的劣质大瓦,大瓦因火候欠缺,灰一块黄一块花一块的。在四邻皆是茅头舍子中,算是“鹤立鸡群”。父母与四弟睡东房间;三妹和奶奶睡在紧靠堂屋的西房间;我和二弟睡最西一间,兼放稻积、农具等杂物。堂屋中靠西墙摆放着一张祖传下来的柏木方桌,挨着方桌是几条缺胳膊少腿的板凳;大门是杨树打的,天长日久已弯曲变形,挡不住风、御不得寒,只能算有个门样子。
婚后,能拥有一套住房是我们小两口奋斗目标。妻子承包了单位批发部,主要从事日杂、食品经营。我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利用班前班后、休息日帮忙进货。1994年夏季,高邮肉联厂生产的小袋装蜜汁水相当畅销,想要货,得排队。我下班后,叫一辆拖拉机去县城,夜晚我与师傅就在拖拉机上过夜,取货早就连夜赶回,取货迟就清晨赶回,上班不能迟到影响工作。夫妻俩经过几年艰苦打拼,终有收获,先后在高邮城区买了两套商品房,一套给儿子做婚房,一套留给自己养老。住进了高大宽广的小区住宅楼,坐在宽敞的客厅里,我时常在想:这样的楼房,大概就是杜甫说的“广厦”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