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小姑父

2022-07-11 19:31:32    作者:□ 赵旭东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小姑父叫王文泰, 与我小姑妈同庚,生于1941年。

1963年,王文泰从界首古镇下放到周山公社苗圃。小姑妈赵桂香,1956年高小毕业, 1958年考进周山农业中学。农中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学校难以为继,于是,公社根据学生自愿,将一部分人划归到苗圃工作,小姑妈是其中之一。在苗圃,小姑妈接受了王文泰的追求。

我第一次见到小姑父是1965年秋天,我和姐姐到小姑妈这儿走亲戚。晚间,我和姐姐从小姑父的门前经过,他叫住我们,让我们到他的宿舍里坐一下。屋子很狭窄,一张单人床,一张四方桌,一个锅腔子,几张凳子。小房间尽管饱受锅腔的烟熏火燎,但仍被小姑父收拾得清清爽爽,书籍、农具、炊具、餐具以及被褥枕头等物件摆放得有条不紊。小姑父指着地上一小堆山芋,对我和姐姐说,今天刚刚分的山芋,给你们些带回家吃。小姑父用人造革手提包装了满满一包,让我拎上。小姑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衣着整洁干净,说话轻言细语。

那一年腊月,小姑父与小姑妈结婚了。第二年冬月,我的大表弟出生。下工的时间里,小姑父除了看护小孩,就是看书,或者二者兼顾。

小姑父喜欢看书,会吹口琴,写得一手“钢板体”好字。苗圃里的政治标语、干部员工家的春联都是小姑父写的。

我招工进城之后,小姑父常常不声不响地从大橱的抽屉里拿出票面十来斤的全国粮票给我:头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能吃,粮食计划不够吃,给你些全国粮票,在单位也好,出差也好,用得上的。

在苗圃,小姑父以实际行动变身为新农民,近二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开垦荒地、栽植果树、修枝嫁接、施肥打药、值班看护、果品销售等,他都做过,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果农。后来,苗圃将小姑父调进管理层,当上了主办会计。做会计,面对公款公物,小姑父公私分明,身正心正,钱账两清。苗圃的干部员工,以及公社的领导,无不认可他笃实敬业、大公无私的人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知青大返城潮流,小姑父连家带口回到了界首镇,政府安排他进了镇办集体企业——界首服装厂,从事会计工作。1988年,小姑父又商调到县鞋帽厂,仍是做财务工作,直至退休。

晚年的小姑父十天家里蹲,很少下楼。在家看书、看报、看电视,和小姑妈一起做家务,一起散步。我们总以为心如止水、看淡人生的小姑父一定能长寿,谁料想2017年春夏之际,小姑父感觉上腹部不舒服,大表弟夫妇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是罹患胃癌,且为晚期,已扩散到肺部、肝部。

小姑父那份随遇而安的淡定,那份诚实做人、干净做事的从容,那份从不惹人麻烦的自爱,那份不尚喧嚣的修养,相伴他一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