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高邮警察初肇纪略

2022-07-21 21:36:21    作者:□ 翟荣明    来源:今日高邮

“警察”一词最早见于唐颜师古《汉书·武五子传》注,其文曰:“密令警察,不欲宣露也。”然该词与现代意义上的警察并非同一概念。中国的警察制度起步较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北京模仿入侵的八国联军的“安民公所”,设立“京城善后协巡总局”,代替原来步军统领衙门,掌管京城的警备、司法、公安及办理交涉等事宜。次年5月,袁世凯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挑选巡警500人,设5个分局。1905年10月,清政府设立巡警部,由徐世昌任尚书(同今公安部长),赵秉钧为侍郎(同今之常务副部长),同时开办现代警察学校。至此,警察从军队分离了出来,单独列入清政府编制。

高邮警察的初肇则要从1884年说起,那年9月,因中法战争进入第二年,城内的驻军已基本全部调往边疆。知州谢国恩考虑到城内空虚,易滋生匪徒,遂召集全城负责地方自治的绅董开会,要求成立地方武装组织,招募勇丁30名,分3地巡防,办公地点分别在中市的社神庙,称中局;北门外税务桥,称北局;南门关帝庙,称南局。同时,四乡各镇根据辖区需要,募几人至几十人不等,饷银都由辖区各商户按月捐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发文要求高邮举办团练,知州钱锡宾遂以中局为总局,南北两局为分局。此外,又在北门外增设3个分局,分别在北街庙巷口、东街三茅宫、西街火星庙,添募勇丁30人,共60人。

光绪末年(1908),州府改上述团防各局为巡警。其所用巡丁60人,都没有经过警务培训。宣统元年,知州姚崇义选留其中的34人,改编为巡逻队,队各有长,仍分中市社神庙、北门外税务桥、南门外关帝庙三处驻扎。中局称第一所,主消防;北局称第二所,主卫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南局称第三所,主暗巡,各司其事。同时,裁撤了北门外的庙巷口、三茅宫、火星庙三局。同年5月,知州姚崇义还在乾明寺设巡警教练所,录取30人入所练习,至年底毕业。

宣统二年(1910)2月,州府又改中、北、南三局,设第一区巡警总局,办公地点在乾明寺,委任王倓忠为局长;第二区分局,办公地点在北门外都土地庙;第三区分局,办公地点仍在关帝庙。不久,总局办公地址移到旧盐漕守备署,委任赵维章为警察长。同年10月,教练所又毕业新警20人。至此,高邮城区警察机构设置、管理及基层警务人员配备、警务培训、警务保障制度等基本建立,高邮警察才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