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9:02:39 作者:□ 王彪 来源:今日高邮
虽说是个小巷子,但人来人往挺热闹。高邮酱醋厂职工食堂在承志桥北西侧,厂区在复兴街北面,所以酱醋厂的工人们吃饭,都要从巷子这头走到巷子那头。那时的酱醋厂是个大厂,几百号工人呢。除了酱醋厂的工人们,其他路人也蛮多的,因为向北穿过复兴街就是菜市街了。那里有个菜场,是当时高邮最大的菜市场,四面八方的人都到那里买菜,人流量挺大的。我小时候在家门口玩,早上总是看到妇女们三三两两地拎着空竹篮向北去买菜,挎着装了菜的竹篮向南回家,一边走一边拉家常,看见熟人老远就打招呼了。高邮城不大,大多数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所以,招呼声不断。快到中午做饭时,就见妇女们去承志桥码头淘米洗菜了。承志河北岸贴着桥是个大码头,周围的妇女们都在那里淘米、洗菜、洗衣裳,男人们用水桶挑水回家吃用,码头上一天到晚不脱人。
我家北面住着一户姓花的人家。主人老花,当时约五十岁左右,专业替人家挑水,从河里挑一担水到客户家,也就二分钱,干的力气活,拿的辛苦钱。老花夫妻俩加六七个孩子,只住了一间又矮又小的房子,日子过得蛮苦的。老花很瘦,夏天总是赤膊,看得见身上一根根的筋。给我印象深的是:一年四季,不任何时,老花的大背头都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漂亮极了!老花的老婆虽长得有点黑,但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俏俏刮刮。老花的小儿子,长大后做了理发师,手艺好,找他理发都要排队,都说他弄的头好看。老花一家人是爱美的。
老花家北面住着匡家。男主人一脸大麻子,都喊他匡麻子。他是外地人,说话我们不大听得懂。他老婆也是外地人,但说话口音和他不一样,容易听得懂。据说他以前是当兵的,还当过一阵子警卫员,解放后到物资局煤炭库工作。他有四个孩子,上头两个女儿,下面两个儿子。他家住的房子是公家分给他的,解放前大户人家的房子,又高又大,还有一个院子。他家似乎住不完,在院子后面搞了个猪圈,养了一头猪。城里人家一般不养猪,只有乡下才养,我们小孩子没看过养猪,感到稀奇,常到他家看猪。夏天到了,把西瓜皮撂到猪圈看着猪吃,是最好玩的。好玩归好归,味道难闻呢,猪圈里总是一股臭味。匡麻子的大儿子,当时约十二三岁,喊他小匡麻子,其实脸上一个麻子也没有。夏天傍晚,大男孩们都到大运河里洗澡,小男孩们就在家门口的承志河里洗。小匡麻子居然把猪赶到承志河里洗澡,把河水搞浑了,人们都嫌他犯嫌。
匡麻子家对过那家姓黄,都喊他黄三猴子。他长年到乡下收鸡,贩到城里卖。他老婆在鞋帽厂门市部门口摆个小摊,卖针头线脑小百货,是个老病鬼子,长年病恹恹的,但养了七个孩子,前头四个儿子,后头三个女儿。
黄三猴子家南面是个大院子。里面住了不少户人家,那些房子都是考究的房子,建得都比较高。有一户老汪家,常常看到他下班后,坐在走廊黄藤椅子上,左手捧着一个大大的黄铜水烟壶,右手拿着一根长长的纸捻子,很优雅地抽水烟。我们小孩子站在旁边看,只见他含住水烟嘴吸时,两边腮帮子凹下去,水烟壶发出咕咕的水声,一会儿从嘴里慢慢吐出一大团烟雾来,脸上露出很享受的神态。小孩子们只在电影里看过,穿长袍马褂的大地主那样子抽水烟,都是坏人,现实生活中,也这样抽水烟,不理解,所以印象深。我长大工作后,有一次出差,在外地的一个景点,卖旅游纪念品的店工艺品柜台里,有水烟壶卖,立马买了一个。回到旅馆,撕开一支香烟,将烟丝装进水烟斗里,试着吸起来。因为第一次抽,不会,吸了一嘴水。后来慢慢学会抽了,但觉得太麻烦,没有香烟抽起来爽,就不抽了。那水烟壶放在家里,当个摆设了。
离开承志桥北街四十多年,那里变了,以前的院子都砌成房子,密密麻麻,没有院子了。走了许多人,又来了许多人。再到那里去,我成了陌生人,但我忘不了那地方,那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