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9:02:59 作者:□ 黄士民 来源:今日高邮
四叔小名叫“三六子”,据说是爷爷三十六岁那年出生的。四叔十六岁当兵,改名黄保和,意为保卫和平。据父亲说,四叔年少的时候身子骨挺单薄,瘦瘦高高的,但精气神十足,用“血气方刚”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四叔当兵的第三年,从部队上捎来话,让家里派一名代表去部队作忆苦思甜报告。家里商量决定让父亲去,因为父亲读过几年私塾,且又在给公家做事。四叔当兵的地方在上海,父亲长途跋涉到了四叔所在部队,给战士们讲了爷爷一家的奋斗史。从那以后,四叔每年都会给远在高邮的父亲写信,讲述他在部队上的成长。四叔排行老四,父亲排行老二,他们兄弟姐妹一共七个,共同成长的故乡是扬州郊区施桥乡一个叫黄家院的地方。四叔在部队上发扬革命传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得到好多嘉奖。四叔最出色的是射击,每次竞赛几乎都名列前茅。四叔在部队一干就是三十年,当了排长、连长、营长,直至团政委。四叔穿军装的样子挺英俊,父亲给我看过一张四叔骑跨战马的照片,威武霸气。四叔和四妈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四妈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上海姑娘的清纯模样,和身着戎装的四叔站在一起,小鸟依人。后来四叔有了两个儿子,他分别给他们取名伟、勇,四叔说男孩子就该有血性,雄伟、勇敢。四叔从部队转业后仍留在上海工作,在一个单位负责人事工作。四叔偶尔会回扬州老家探亲,顺道也来高邮看看他的二哥、我的父亲。四叔每年都给父亲寄来新春的祝福,他送给父亲的那条黄军裤,是父亲生前的最爱。四叔最后一次来高邮看望父亲是十多年前的秋天,老哥俩在父亲老屋的院子里聊了半天,时而大笑,时而沉默。临别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四叔趴在父亲的肩头说:二哥,那年你去部队上讲的那些话,我一直记在心头。
黄昏时分,我和父亲到运河堤上送四叔上车,一阵秋风吹来,几片黄叶飘散落地,分别的滋味总是那么惆怅。四叔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挥手示意父亲回家,站在父亲身边的我看见父亲的眼角流下泪水。八十岁的四叔站在那儿像一尊雕塑,腰杆笔直,依然有军人气质。上车前的一刹那,四叔大声说:“二哥,保重!”声如宏钟,在运河宽阔的水域回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