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门前那条小河

2022-08-22 17:54:17    作者:□ 戴顺星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老家在高邮城外东北五六公里,高高的垛上住着十二户人家,多数是土坯茅草房,稍微好一点的山墙一半砖头一半土坯,东北西三面被一条小河包围,南面大片农田。我是喝着小河水长大的,小河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小河的水清澈明亮,是我们生活饮水唯一源泉。挑着两只桶,站在码头边,用桶在水面上划拉两下,摁一下桶口,然后提溜上来,挑回去煮饭烧茶。放学归来,发现桶里没水,我会帮忙用一只桶打水,力气小,路上歇歇脚,能帮妈妈做事觉得很快乐。站在小河中淘米,随着淘米篓晃荡,白色米灰引来了成群的小鱼,它们胆子特别大,在你腿的周围转悠,啄你的小腿,痒痒的。

小河边有多种水生植物。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初夏,芦苇已长出长剑一般的叶子,又肥又绿,小河边散发着好闻的清香。水边的菖蒲,绿得发亮,亭亭玉立。河坎的艾叶簇簇丛聚,散发着一股中药味。端午时节,小伙伴打箬叶,奶奶裹出香喷喷的粽子,采菖蒲、艾叶悬于门窗,以驱邪避灾。到了八月,绿油油的菱叶铺满小河,我们划着澡盆,抓起一个个菱盘,又大又肥的菱角缀满菱叶间,不一会就采摘一盆。十月里,水中的茭白挺着大肚子,白白胖胖的,掰几个回来,切成丝,与嫩绿的黄豆炒,是我最爱吃的美味。

夏天,小河是孩子们的乐园。吃过午饭,呼朋引伴地喊着:“下河洗澡了!”小伙伴脱下裤头,“扑通、扑通”,一个个跳进河里。打水仗、水中接力、憋气、扎猛子是我们常玩的水中游戏,我一个猛子能潜到河对岸。

在小河里捉鱼摸虾也是一大乐趣。用妈妈缝衣服的针在煤油灯上熏烧,慢慢弯成勾,干大蒜薹梗作浮子,竹篙当鱼竿,勾被线做钓线,后来还买了丝网,钓的、张的都是餐条小鱼,回来就喂鸭子。小河多大螃蟹。在河边用手摸螃蟹洞,扁扁的,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带钩子的铅丝一捅,螃蟹就爬出洞,左手放在洞口抓住它。

小河对岸田里,侉子种了西瓜。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商量着偷西瓜。侉子天天睡在瓜棚里。我们分成两组,我和朱家小子、陈家小子负责上岸去偷,另几人负责运输。我们学白洋淀的游击队,每人拿根芦材棒衔在嘴里,潜到河对岸,悄悄从瓜棚后面摸上去,然后在瓜田匍匐前进。当我们抱着大西瓜回头时,还是给侉子发现了,侉子哇哇叫着向我们冲过来。我把瓜先给了运输小队,他们用脚盆把瓜运到对岸。我和朱家小子向前跑去,以引开追上来的侉子,然后,像小英雄雨来一样,一个猛子扎进河里。当侉子追到河边,我们已经不见踪影。我们从芦苇荡荷叶下探出头来,开心地笑着。

冬天到了,大地霜降,河水骤冷,小河慢慢地结冰了。一场雪后,人家屋檐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冻铃铛子”。小河的码头凿开一个大窟窿,我们从这边跑到那边,嬉戏追逐,在冰上抽陀螺,玩“狗拉雪橇”。

队里每年要在小河放养鱼苗,有大头鲢子、草鱼、鳊鱼、青鲲。年末岁尾要干鱼塘,把养的鱼分给各家各户。干鱼塘是队里的大事,一台抽水泵从早抽到晚,大人小孩围着小河跑来跑去,河水还有一半的时候,就看见鱼打花。经过一年的养殖,鱼苗都变成几斤重的大鱼,大头鲢子长得最快,一般都有二三斤重。见到河床了,鱼在浑浊的泥水里穿梭,我们在岸上快乐地叫着,“大鱼,大鱼……”

如今,小河流淌的地方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的厂房。我怀念那段原生态的生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