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6 19:44:28 作者:□ 张爱芳 来源:今日高邮
初到健身房乒乓球室时,我的心里是怯怯的,那里都是男士,且都是高手,很多人都是球馆老会员,要知道没有一定的水平是不会到球馆去打球的,去球馆的都是练家子。为了有球打,我腆着脸跟高手过招,高手们却不过我的面子答应跟我过几招,很快我自己就不过意了,因为水平悬殊,球接不到第三板就掉了。此后,我常常只有观战的份。
一个偶然的时间段我认识了小上海,他是和老秦、小黄毛三个人成一个小群体在一起打球的,他们的球技也并不高,显然跟那一帮高手玩不到一起去,于是他们三人独立形成了小团体。大概是看到我经常混迹于乒乓球室,也看出我喜欢打球却没有球友,他们便热情招呼我一起加入他们打球的小队伍。打了几次后,从他们互相称呼中,我知道了他叫小上海。他们也知道了我是老师,也不问我姓什么,只喊我老师,只要看到我去,小上海便提议开球,“开球带老师一起打。”他说。
小上海每天早上跑两万多步,晚上到健身房来练完器械就打球。这样的运动量导致他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他个头很小,黑黑的皮肤,打球时总是穿一件钢笔水蓝色的紧身背心,那背心将他的腱子肉凸显得很到位,给人感觉就像一只大牛蛙,很可爱的样子。跟小上海打球很快乐,因为他很喜欢笑。连续接到对手几个球时,他就会得意地笑,笑声呵呵呵呵的,有点尖细,然后发球之前他会笑嘻嘻地说一句:“来了。”以提醒对方注意他的发球。当对手发球他连续两三个接不住时,就会边捡球边叽咕:“怎么回事啊?”然后化解尴尬似的嘿嘿一笑。他那“怎么回事”有一股浓浓的特有的个人特色。时间久了,我们便模仿他,失球时也大声说:“怎么回事啊?”他便笑,我们也笑,笑声随着乒乓球上下跳跃。小上海是浙江人,他打球时叽里咕噜声中,我只听懂“来了”和“怎么回事啊”,其余就听到尖细的自言自语声。
小上海的耐力很好。他从开始打球,总要打到最后一个,我们有时说他打不死,他也不恼,反而开心地一笑。他打球也不挑人,无论谁跟他打,他都愿意,都打得很认真。打球的间隙他也不闲着,腿成弓箭步站立,拿着球拍在练抽球姿势,练得多的是反拍抽球。他看老秦反拍抽球很自如,很是羡慕,对自己不会反拍抽球一直耿耿于怀,一直不能思考出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很投入地练着,也不管别人投来的好笑的眼光,他搞怪的样子常常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
小上海球技进步很快,因为他有坚韧不拔和越挫越勇的精神。只要遇到跟高手过招的机会,他就立即迎上去,不管对手将他打得如何落花流水,他都毫不气馁,一次次地捡回球,眼神更笃定,态度更认真,专注地盯着对方球拍,以判断上旋球还是下旋球,嘴里还为自己鼓劲:“要接住。”这时候我们在边上说笑话,他也没心思回应了,一心只盯着对手,只顾着想招架方法。
小上海打球很有绅士风度。每次跟我打球时总是主动站到捡球较远的球台边,让我站靠近墙的一边,捡球比较省劲。有一次我看他衣服全汗湿了,知道他打得时间长了,就主动要求我站捡球较远的那边,让他站靠墙的一边,可是他仍然坚持让我站靠墙的一边。乒乓球室里男士们打球总喜欢赤裸着上身,唯有小上海背心汗湿透了也不赤膊。
一次闲聊中老秦告诉我,小上海是个大老板,身价上千万,南京、上海都有房子。其实在这里,大家都不关心官多大、钱多少,甚至连彼此的姓都不关心。这里,只认球技高低。小上海明明是浙江人,为什么被喊成小上海,我们也不关心,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