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19:35:47 作者:□ 佟道庆 来源:今日高邮
解放初,扬州天宁寺和后边的重宁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步兵学校的校址,也是我人生之旅启程的第一站。这里留下我许多难忘记忆。
建国初我在睢宁县中学读书。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不断向鸭绿江边蔓延,刚翻身获解放的中国人民忍不住,我们的校园也静不下来了,到处唱起《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祖国,再见了亲爱的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直唱得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全校有15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第一批获准13人,我在其中。我们告别家乡辗转到扬州,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步兵学校。
军校是座大熔炉,生活既紧张又能磨炼人。上文化课好办,因为我们学员都是中学生,上军事课就吃力了,军事教员多是从野战部队挑选出来的文武精英,课讲得好,但要求也相当严格。要求我们迅速实现从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角色转换。天宁寺西侧直到凤凰桥街东大片空地是大操场,除实弹射击外,所有军事科目均在此进行。队列训练时,八月骄阳下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若有谁揩汗或腿打弯,他会从背后冷不防地踹你一脚,趴倒了你必须立即起来站回原位,虽说都是在无声中进行,但此时无声胜有声。鞍马、单双杠、滚环、障碍等器械训练,跌落或撞伤了,自己包扎,然后按训练要求重新完成训练科目。开始有人受不了,十四五岁的兵哭鼻子了,但军事教员说:跌倒了爬起来,流血了自己舔干,战场上没有怜悯,因为你是军人!这话刻骨铭心,影响了我一生。实弹射击的靶场在观音山下(今天的瘦西湖景区停车场),设50米和80米卧射,靶台、报靶在山下一米多深的掩体内。第一次实弹射击50米3发子弹18环为及格,我打24环受到队长口头表扬,至今记忆犹新。
军校生活很艰苦,但充满欢乐和友情。我的区队长是从华东野战部队选来的,既是我们的头儿又似我们的兄长,教我们洗衣教我们缝被,当时战友们穿的棉线袜易破,他手把手教我们补袜子,这种艰苦作风至今仍缝在我心里。节假日联欢聚会,他有时做个小动作甚至来点恶作剧,引逗我们笑出眼泪。一次军训,夜间紧急集合,慌乱中我的帆布皮鞋左右脚串岗了,来不及调整立即跑步上路,后来索性踢掉皮鞋跑步,致使脚板戳伤。区队长在黑暗中为我简单包扎,接过我的背包交给班长,他背上我和我身上的武器追着队伍一气跑五六公里,保证我没掉队。
那期军校学员来自京津沪和苏浙皖等省市,语言差异大,笑话特多。例如我们爱笑话上海潘同学,说他将中午“十二点”说成“是你爹”。第一次列队点名时指导员问我姓什么,我答道:姓仝,是人工仝。他是海门人,误以为我姓人冬佟了,直到后来领取学员证时才发现,但为时已晚。不过并无大碍,因为“仝”和“佟”在我老家和家谱记载中是通用的。
一次班长派我到炊事班帮厨,司务长让我上街买二斤“竹竿”,我答应一声“是”,接过钱转身上街。自己边走边想,“竹竿”有按斤卖的吗?又不知卖的地方。从天宁寺直找到南河下运河边才买回两根。中午炊事班长开始准备病号饭了,问:小佟,你买的“竹竿”呢?我说放在井沿边。班长说,为什么不拿进来?我说,厨房放不下。司务长和炊事班长惊问,你买的啥东西?到井沿边一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他们要买的是“猪肝”,而不是“竹竿”。而我的家乡称猪肝为“肝腑”,从不称“竹竿”。那一次病号饭只好改为鸡蛋挂面了。
有一次全校按大队集中去校部礼堂听政治课,我们中队坐在最后离主席台太远,开始只听主持的校长说欢迎“陈士林”给我们作报告,这位报告人什么身份没听清,课堂上也不好问,只是感到他的话很难听懂。晚自习时大家对课堂笔记,指导员接过我的笔记本刚开始看就笑着说,你这个小鬼头胆子真大,竟敢给陈毅司令员改名啦!原来我把校长介绍的陈司令误以为讲课人名叫“陈士林”了,引起全班战友善意大笑。
当年步校学员早晚结队集合必唱歌,开始唱得最多也最激昂的有两首歌,一是《我是一个兵》,再一首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战歌了。到了1951年七八月份,为了迎接国庆3周年,步校3000多名师生先是反复学唱《歌唱祖国》这首歌,随之是进行国庆阅兵式演练。不仅是上级的规定,而且从我们每个战士的心底都感觉到《歌唱祖国》应该是国庆游行队伍的主旋律。当时,我们步校的同学,很多人同我一样,都是十五六岁的“娃娃兵”,怀着抗美援朝、报效祖国的一腔激情,从祖国四面八方的中学课堂里,投笔从戎,汇聚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来,平时同学之间南腔北调,常常为不同方言闹出许多笑话,只有唱这首歌的时候,语言是那么一致,情感是那么通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