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八大碗”

2022-10-17 21:49:05    作者:□ 蔡俊    来源:今日高邮

先说明一下,这“八大碗”,不是以前农村举办宴席中的热菜“八大碗”,而是发生在我们扬州之行中的一件囧事。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兄妹四家八位老人一起应邀赴扬州参加孙辈的婚礼,受到晚辈们热情和无微不至的款待,还留我们多玩几天。

一天早上,他们请我们去扬州一家知名的早点店享受一下扬州“皮包水”的生活情趣。孩子们早已在大厅为我们预订了一张团桌。

因为我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几天来肚里油水过量,早上想吃得清淡些,更想给他们省点费用,所以一进店门,我们抢着去收银台,一扫价目表,目光便定位在15元一碗的三鲜煨面上,也不听晚辈劝告立即点了八碗,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就喜欢吃三鲜面!孩子们劝我们说,既然你们喜欢吃,那就俩人一碗,买四碗,然后再尝尝我们这里很有特色的点心。我们仍固执己见,晚辈们见状,不再勉强,无奈地服从了我们。

随着服务员一碗接一碗地将热气腾腾的八碗煨面端上来,我们个个目瞪口呆,面面相觑:碗口直径足有30公分左右的八大碗三鲜煨面摆满了整整一团桌!“是不是弄错了?”“分量怎么这么多?哪里能吃得下……”一时间,像鸭子吵塘似的,邻桌顾客都惊讶不已,以为发生了什么纠纷。晩辈们赶紧向我们解释,煨面就用这种碗,分量就是这么多。我们知道你们吃不下,才要你们俩人一碗的。先吃,吃不下就放这儿。这时我们才发现,桌上早就放着八只小空碗,原来是准备给我们分面条用的。我们都经历过饥荒的日子,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再说我们高邮人的脸也不能丟在扬州呀,更何况要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买单,于是我暗暗松了松裤带,居然就把一大碗煨面吃了,只剩下些汤,实在喝不下去了!再看看其他七个人,一个个吃着笑着,直呼,八大碗,实在吃不消!最后都还是连汤带水地剩下半碗面。孩子们盛情为我们点的干丝、小笼包等一个没吃,它们就好像周围看闲的人一样,也望着我们发笑。有好事者问,你们是哪里人?只好含糊其辞、答非所问地应付:外地的,来旅游的。

曾几何时,我们高邮阳春面名声在外,“高邮面店”的招牌在扬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扬州很多人也以早上开车来高邮吃碗阳春面而津津乐道。这次,我们在扬州吃面,错误地用高邮阳春面的“一叉子”分量来量化扬州的煨面,出了洋相。以致在回邮的中巴车上,一提到“八大碗”的囧事,大家都笑得直喊肚子疼,一路欢声笑语。连一坐汽车就晕的老妹妹,竟然车到高邮,都忘了晕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