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深切怀念姜庆荣

2022-11-10 18:59:09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前一段时间有天凌晨四点做梦,梦见中学同桌达四年之久的姜庆荣,突然出现在门口,不说一句话。下午,传来噩耗,那天凌晨五点半,相识、相处达70年的益友姜庆荣,在与病魔抗争八年多后,驾鹤西游,不胜悲伤!

我与姜庆荣中学时代都是同桌。当时,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上课时老师让大家表述自己的理想。我说:“我将来要做一个人民教师,那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姜庆荣说:“我要做一个像鲁迅一样的作家。”姜庆荣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的阅历、学养虽未做成大作家,但扬州师专毕业后,回到母校高邮中学任教,先教初中,后又教高中语文。他的学生中,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是佼佼者。

我们从中学时代相处,到成为一生的益友,比一般的同学情谊更深沉。坦率、直言、友善、互帮,这不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到的。他扬州师专毕业后,有油印的《文学概论》,厚厚一册。我当时开始读扬师院中文大专函授,他送给我,使我这门功课顺利过关。

1966年左右,我爱人在三垛粮油贸易所工作,大女儿才四五岁,常不肯到大食堂吃饭,说姜奶奶(姜庆荣的母亲)家饭好吃,丝瓜蛋花汤和晚上的稀粥都是美食。姜庆荣的大弟庆来,在三垛上不了初中,要求到临泽农中上学。我写信告诉庆荣:“这里半耕半读,你弟弟可能吃不了这样的苦。”他说:“小时候吃点苦有好处,他自己也愿意来。”于是,庆来成了我的学生,也视为兄弟,在学习、生活上多关照。

姜庆荣退休以后学打太极拳,每天在人民公园,一招一式,刚柔相济;一举一动,气韵流畅。后来夫妇双双得病,儿子远在澳洲,于是他们住进了慈新康复医院。姜庆荣仍坚持打拳,后来电告我,现在也不能打完全套,让我为他的身体担忧。去年,我和女儿去看望他们夫妇。他康复情况良好,思维反应敏捷。与他谈起学生赵厚麟的往事,他谦逊地说,他只是尽了老师应尽的绵薄之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个人的努力。后来,我和女儿再次去探视,他平静地介绍,5月份体检,发现癌症复发,无法手术,只能顺其自然。他非常虚弱,但思路清晰,谈说正常。临分手时,我拉住他的手安慰他,他的眼睛闪着泪花,喃喃地说:“我们是几十年的交情啦!”用瘦弱的手向我们告别。

文章写好后,正在纽约参加联大会议的赵厚麟给母校邮中发来唁电,表达了对姜庆荣逝世的悲痛心情,并深情追忆了自己与姜庆荣的师生情谊。赵厚麟在唁电中写道:“我是1963年进入高邮中学,姜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此后一直陪伴我们班,直到1968年从高邮中学毕业。他是我一生中陪伴我最长的老师,前后长达5年之久,他是我一生中无法忘却的老师,脑海中留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和许多其他同时期在母校任教的老师一样,他业务精湛学养深厚,忠于教育事业,勤勤恳恳教书育人。他一辈子淡泊名利,清贫一生。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视同仁,鼓励和教导同学们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的厚望,为社会贡献才华。他是那个年代从事教育事业的平凡一员,也是他们的优秀代表!我对他和他们那个年代的老师一直怀有崇高的敬意。”尊师情浓,令同为邮中学子的我,深深感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