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四 门 店

2022-11-20 18:33:47    作者:□ 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陈家四门店就开在高邮东大街有名的保全堂(药店)斜对面,再往东十几步就是大花脸的寿衣铺。四门店,就是棺材店,后头是大淖河,前头是科甲巷、螺蛳坝,东到泰山庙,西到御码头,仅此一家,别无分铺。四门店的老板陈三爷,高个、白面皮,他老婆陈三妈则是个小小俏俏的女人,梳着爱士头,走起路来的小跳三步子,却喜欢在门边摆个摊子卖五洋百货,还到一沟、二沟赶集。三女一儿,都遗传父母的长处,清秀动人,在新学堂读书。他们从小就在棺材底下钻来钻去,还把邻居家的小把戏带回家捉迷藏。棺材里的嗡声大,喊一声“在这块呢——”,大街上的人都能听见。四门店里棺材摞棺材,都是搁在架子上,供来人挑选。店堂里挂着一副陈三爷手书的对联,上联是“不求门庭若市,顾得温饱即可”,下联是“但愿世人常健,落个清闲无妨”,是乱石铺街的板桥体,颇值玩味。

陈三爷是个生性旷达的人,意态温雅,有文士之风。他喜欢手捧特大的黄铜水烟袋,仰起头吞云吐雾,烟圈一圈一圈地叠在头顶上。吐烟圈,东大街上没有第二人能跟他比,能吐“二龙戏珠”“八仙过海”,所以他的棺材店里从不缺少闲客。他们也能把这里的特色木香味带出去,因为檀木棺材、楠木棺材高邮城里就这一家。陈家的棺材做工考究,麒麟仙鹤、青松翠柏、八仙兵器、雕梁画栋,光耀夺目,真可谓“仙境居室”。这些镂花雕绘都是陈三爷的手上绝活。

陈家四门店的后作坊里有一班师傅。凡进来学徒的都是老板亲手调教,拉大锯,把木头段子开成板,按他画的线慢慢锯,至少要磨炼一两年工夫,陈三爷比他们自己还有耐性。他儿子玉宽学徒也没有两样对待。他无意让学徒的为自己赚钱。他们手艺学成,在外头都有了本事,一个个给他长脸。

陈三爷还是一位画“八破”的高手,高邮城上不多见。“八破”又叫锦灰堆,是一种传统的工笔画艺术,残缺的书页、金石、拓片、印本,古年陈八年代的,堆栈构画,文史专家郑逸梅先生在《珍闻与雅记》中写道:“无论一页书,半张残帖,以及公文、私札、废契、短简,任何东西都可以临摹逼真,画成缣幅……把这些东西加以错综组织,有正有反、有半截、有折角,或似烬余、或如揉皱,充分表现艺术意味,耐人欣赏。”

陈三爷自号“山泉老人”。他在熟宣上画一张“八破”至少要用三个月时间,画的都是《张迁碑》、赵孟頫、八大、石涛、郑板桥、金农、李复堂等名家的字画“残稿”,有虫蛀的、有火烧的、有年代久远风化发黄酥脆得捧不上手的,满目萧瑟。画中央画的是他自己,头戴瓜皮帽,老鼠尾巴一样稀稀拉拉的辫梢搭在肩上,念珠、长袍马褂,手捧硕大的黄铜水烟袋,一副前清遗老的枯槁模样,坐在一口土黄色破薄皮棺材上,让人无不窃笑。他的四门店却成了文人雅士雅集之地。

画猴的徐子兼在陈三爷的一张“八破”上题跋了一行字:“莫嫌小店晦气,或生或死,人皆有份;但愿尊客长寿,来早来迟,我也不催。” 这张画就挂在店堂里供人观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