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19:52:15 作者:□ 晏建斌 来源:今日高邮
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搬到了镇上,住在父亲工作的校园里。父亲的勤勉与认真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和社会面的肯定、赞许,他一步步走上了学校领导的岗位。父亲依然是忙碌的,一边忙着站讲台教学,一边忙着学校建设,以应对当时的生源高峰。父亲的忙碌是有成果的,学校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升学率学校,成了老百姓口碑中的好学校,他也光荣获评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稍稍懂事的我有时挺纳闷的,父亲不像个校长,更不像别人口中的官。父亲依旧起早贪黑,跟班早读,看管晚自习,有时候周末还带着母亲去整理校园内的小河道,以省下几个杂工钱。父亲对我和哥哥的学习也是丝毫不放松的,严格要求,逢错必纠。父亲对别人依然是热心的,热心得甚至让我和哥哥有点嫉妒。那时候的家长多为相对贫困的农民,孩子上学有困难、管教有矛盾,父亲总是不计时间地沟通协调,帮助解决。父亲对一位临时的门卫也是关心有加,这个门卫逢人常讲父亲对他的照顾。
那时的我似乎朦朦胧胧地懂得了父亲。父亲对自己是严格的,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老师、好校长、好父亲,同时父亲对周围人们又是宽厚的。他面对辛劳的家长、面对食堂炊工、面对临时保安等所谓“小人物”的时候,总是油然而生出许多的热心和关切,以至调到城区工作多年后,还与他们有着或多或少的交往。我偶尔回乡时,还能听到他们对父亲的牵挂与感恩。
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了。起初在高邮长途道路客运有限公司,后来调动到鹏程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我越发深刻地理解,自己从事的机动车检测工作要求是规范的、严格的,而这种规范与严格恰恰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与安全的负责。在工作中,我慢慢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检测严肃认真,接待热情和蔼,遇有问题答疑解惑,与许多车主、司机成了好朋友。
我慢慢读懂了“父爱”这本书,我越发理解父亲,甚至心中对父亲的敬意越来越浓。父亲,或者说父亲那一辈人,对己苛刻,对人友善,其实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吗?我们在严于律己中获得成长,我们在宽以待人中创造和谐。我愿意一直秉承父辈的优良家风,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