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梦里沤田

2022-12-12 17:40:20    作者:□ 吴寿瑛    来源:今日高邮

如今的家乡,阡陌纵横,良田沃野,到处是田成方、树成行,四季青绿,亩产吨粮。这是从老祖宗传承的千年沤田改造而来的。曾经到处水汪汪、白茫茫的画面,不时在我的梦中出现。

童年时,我在水田边看过鸭,放过牛,忍受着野风肆虐。青年时参加劳动,套着绳辫子与同伴拉犁翻地,赤脚卷裤用力前行,时不时地有脚下划口子流血的事发生,双腿长时间在泥水中浸泡,经风一吹皮肤裂口子、冒血珠子是正常现象。劳作虽苦,仍感谢大自然恩赐给我们这方水土,滋养着这里的子子孙孙。

春天的沤田,飞鸟戏龟鳖,蚌螺画地图,米虾水中跳,蚂蟥草中藏,水蛇埂边游,鲜鱼赶活水,青蛙咕咕唱,更有成群的蝌蚪簇拥前行,这就是沤田的生机和活力。

夏天的沤田,更是热闹繁忙,犁田、下肥号声阵阵,老牛打坝水花四溅,姑娘媳妇们栽秧排成趟。时近中午,烈日当空,劳作的人们难免有瞌睡虫袭来,栽秧趟里便传来了清脆的秧歌声,“唱起秧歌栽秧忙,姑娘嫂子排成趟,手拿秧苗轻轻插,水田作镜巧梳妆……”在欢声笑语中,那片水田布满了嫩绿的秧苗。秧苗落地三分收,为它老少皆低头,这是无声的动员令,也是人们对收获的期盼。

秋天的沤田,夏秋之交是田苗茂盛拔节长穗的好时节,人们盼风调雨顺,当禾苗孕穗做苞的时候,下了场好雨,预示着今年丰收有望了,故有“当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的说法。到了仲秋时节,割稻、打场,忙着一年的成果。庄稼离田,又是套辫子拉田,照例干着“秋三交,春三交”的犁田活。

冬天的沤田,清冷洁净,少人问津,偶尔有放鸭郎光顾,甚至在秋末冬初,把鸭群留在田间过夜。夜幕降临,时不时地听到天上呼呼的声音,那是西湖的野鸭群落到水田中觅食嬉戏,哗哗的打水声响不断。金钱豹或野猫蜷伏埂边,等待野鸭靠近,猛扑过去叼走猎物,美餐一顿。若寒潮来临,大片的沤田冻成青石般的广场,一片冰清玉洁。庄上的青壮年拿着榔头去田里溜冰打冻鱼,供全家美餐一顿。

多少年来庄稼人被沤田捆缚,信守“一亩水田一亩天”的信条,甘于四肢拖泥,辛勤劳作。

实行沤田改旱田后,吾辈再不受那样的苦和累,但这一切经历过,所以记住它,怀念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