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北门酒厂

2023-01-31 19:34:47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北门酒厂已经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小型的公园。记忆里酒厂似乎还是不小的,拆除后竟是小小的一块地。以前,酒厂西大门直对的是“新马路”,意即是新修建的大马路,直通大运河堤。现称为御码头路,不仅短,而且狭窄。

北门酒厂是有历史的。最早建于1956年,公私合营,由三友、公顺和、赵秀记三家合并而成。因为地址在北门的北端,因而称之为北门酒厂。次年就改称酿化厂。虽然规模不算很大,却是高邮第一个地方国营工厂。高邮产酒是很早的,有史记载,清乾隆年间,高邮车逻就生产陈瓜酒。清末时高邮曾送南洋劝业会参展。民国3年,王万丰酒还获过巴拿马赛会的三等奖。民国年间,高邮有大小酒坊10余家。另外,王万丰、益美等酱园也附设酒坊,生产麦烧酒等。新建的酿化厂享受着国营的优惠,白酒的产量由政府下达生产计划,政府批发供应相应数量的山芋干、大麦和玉米等酿制白酒的原料,还有遍布城乡的便捷销售渠道。其生产的粮食乙种白酒俗称“粮食白”,很受搬运工人等广大体力劳动者欢迎。由于白酒销路好,酒厂一度很红火。“粮食白,天天啯”,这一句自然形成的广告词几乎妇孺皆知。

酿化厂虽然前身是公私合营,但很快就成为公有制的国营企业。工人阶级当然是主体力量,那时该厂有数百名工人。我在荷花塘小学(那时改名为育红小学)读书时,工宣队进驻学校的代表就是酿化厂的工人老周和老丁。我小学有几位同学的家长都是酿化厂的。郦宏的父亲郦正元当过厂长,这是一位老干部。高一届的孙根茂原籍是上海的,其父在酿化厂工作,家就住在酿化厂。孙根茂是一位长跑高手,多次获得学校长跑冠军。严巧玲的母亲是酿化厂工人,经常上夜班。袁文华的父亲也在该厂,后来还当过厂长。

那时的酿化厂已经是蒸馏工艺了,在高邮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我们的学校距酿化厂大约也就百十米的距离,每当酿化厂排放蒸汽时,我们都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味。因为酿化厂是学校的协作指导单位,我们曾去厂区参观。有原料仓库、酿酒车间、蒸馏车间、成品灌装车间,还有化验室、检验室等。“粮食白”的成品也是经过若干个工序才完成的,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从地瓜或者麦子变成酒,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得道重生。

酿化厂的原料主要是山芋干。山芋干从大运河的码头上运来,有时也从大淖河边运来。大运河运来的一般是外地的山芋干,几乎都是条状的。大淖河运来的是本地山芋干,一般是片状的。搬运工人用板车将装满山芋干的麻袋运到厂里。北门的小学生最乐意的就是帮助搬运工人推山芋车,一方面是学雷锋,另一方面可以饱尝山芋干。运山芋干的板车从御码头下来,小学生蜂拥而上,帮着推车。边推边掏,吃得满口的山竽粉,一直推到酒厂大门。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许多人家的孩子吃不饱,只能掏点山芋干吃。搬运工人和酒厂的人心知肚明,他们是不说的。

日子就这么过着,酿化厂生产着“粮食白”,不仅供给高邮,还销往外地。北门的孩子也逐渐长大了,当兵了,被外地招工了,上大学了,但北门的酒厂还在,还时常闻到那蒸汽中的酒糟香味儿。酿化厂原来的大门很小,后来还新建了厂门,砌了门市的楼房,似乎很兴旺。

时间到了1985年,高邮新建啤酒厂,生产的维扬啤酒一度销售非常红火。为了扩大规模,酿化厂被并入了县啤酒厂,成为分厂。酿化厂仍然以生产白酒为主,后来改产其它品牌,演绎过许多的名字,未曾持久响亮。酿化厂最终还是停业了。工人们或下岗或买断。厂区闲置了数年,最终彻底消失,成为一个市民休闲公园,再也找不到一点当年酒厂的影子。

站在这公园西望,虽然有点孤独,但大运河堤上满天彩霞,运河水始终奔流不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