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爸爸的柿饼

2023-02-13 18:16:29    作者:□ 薛丰    来源:今日高邮

大年初二在妈妈家吃完午饭,准备回去的时候,看到茶几上放着一袋柿饼,约摸十多个。橙褐色的柿饼,全身布满了糖霜,圆滚滚、软塌塌的,与旁边那些精致小零食在一起,有一种显著的不协调。不用说,肯定是爸爸买的。我摸了一下就走了。回到家中,不禁有些许愧疚涌上心头,分明感受到爸爸在我背后,那渴求我带走柿饼的眼神。

从记事开始,爸爸给我和妹妹买的零食,就只有柿饼,没有之一。爸爸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卖苦力贴补家用,北京、上海、郑州等工地上,他是众多农民工中的一员,后来年龄大了,厂里的后厨小工、门卫等等也干过。每逢春节临近,收了一年的工,回家过年的他必定带回来一包柿饼,一点悬念也没有。我也没有兴致翻他的包,什么东西都塞到一起的、一只硬邦邦的黑皮包,外加一个蛇皮袋。小时候,物资匮乏的年代,特别是在农村吃到这个,我们倒也美滋滋的,舔着柿饼上的蜜粉,一小口一小口节制地咀嚼,爸爸则慈爱地望着我们,此刻比我们还享受,那表情仿佛在说:“看,我姑娘喜欢吃我买的柿饼。”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商品,美食更是多如繁星,一个赛一个刺激着人的味蕾。爸爸却从来不对买给她女儿吃的东西方面有所变化,哪怕是一点点改良。难道在那些大城市,他从不上街吗?难道他不看看别的爸爸买什么东西给孩子吗?少不更事的我曾经这样想过,但从没有跟他讲过,因为我已经到了怕他难堪的年龄。知识的局限与性格的拘谨,让爸爸无论从哪方面都基本没有和与时俱进沾上边,可这又何妨?没必要为买柿饼这件事进行沟通,也无需试图改变他,欣然地接受这种独家的父爱,因为我们在他眼里始终是曾经的那个小孩。

星霜荏苒,冬去春来,我也步入了中年。细想这么多年,我和爸爸一年最多见面也就十几天。如今的他腰佝偻了,连眉毛都有些花白,年龄再也不允许他外出打工。我们都已自立,他也该颐养天年,到我们反哺的时候了。他却不甘心将自己闲置,年年说干完今年就不干了,然后又继续干一年。这两年主要在老家为承包户养鱼虾养螃蟹,干这个活他倒是得心应手,因为本身就是渔民出身。他像一叶不歇的扁舟,孤独地缓行于人生旅途。

好像爸爸这两年买柿饼断档了,也许是岁数大忘记了,也许是感受到我们已经不爱吃柿饼,干脆不买了。可是这一次,爱的惯性让他再一次唤醒了自己的行动。所以说当我今天重新看到柿饼时,突然就像拨动了记忆中的心弦,清脆有力。根据我的理解,他喜欢买柿饼的原因,估计是认为它们当饱,甜蜜,拿出来个头大有分量,非常实惠吧。要说吃柿饼可以弱化体力上的苦,这倒与他相匹配,我却没见他吃过。偶然一次,我随口说出妹妹的女儿还喜欢吃几口柿饼呢,爸爸听了憨憨地笑了笑,并且“哦”了一声,好像他的情感得到了另一种寄托,柿饼有了用武之地。他也不好意思送过去,买在家里,让我顺便带过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