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有线广播

2023-03-05 17:40:37    作者:□ 俞建秋    来源:今日高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人们只要打开电脑、电视、手机就能随时收看到时事新闻以及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电子游戏也是层出不穷。有线广播,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则可能觉得比较陌生和迷茫,不知为何物。而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对于有线广播的记忆应该是比较深刻的。那时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贫困,物质也是比较匮乏的,科学技术也不是很发达,家中能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就算是奢侈品了。况且那时大多数农户家中还未能通上电,晚上只能用煤油灯照明。

在农村有线广播的作用还真不小,当时农民家中很少有手表、闹钟等计时工具,通常是生产队长家才有一只闹钟。每天清晨高邮县人民广播站的开始曲响起的时候,家庭主妇们就要起床烧早饭了。有线广播是广大贫下中农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可算当时不可多得的文化娱乐活动吧。

当时高邮县人民广播站的有线广播信号,通过水泥电杆上架设的线路传输到各公社设立的广播放大站,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将县站微弱的广播信号经有线广播机(一般功率在1至2千瓦)功率放大后,用一百多伏的音频电压单线传输到各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则要将一百多伏音频电压经用专用变压器降为30伏的电压送到各农户家中。

一般农户家中使用的有线广播终端设备是一只8英寸舌簧喇叭,也有使用压电陶瓷喇叭的。当时也就两三元钱吧。那时有线广播釆用一地一线式传输,接线也非常简单,喇叭的两根线其中一根接广播线,另外一根连接上铁丝插入地下就行了。有条件的再接上一个拉线开关,以控制喇叭。

那时有线广播一天早、中、晚播音三次,加起来也就十个小时左右吧。节目也非常有限,在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有每天早晨6:30一7:00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每天晚间8:00一8:30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另外还设有《高邮新闻》《天气预报》《文艺》,此外还有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那个时代特有的节目。尽管四十多年过去了,当时《高邮新闻》节目播音结束时,“这次节目是由李娟、李自敏、邵其波播报的”仍记忆犹新。

从小爱好无线电的我,插队高邮湖西的送桥公社不久就被大队领导安排做了一名广播维修员。职责是负责本大队16个生产队的有线广播线路及家家户户的小喇叭。我很珍惜这个半脱产的“大队工作人员”职位,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职地为当地贫下中农服务,广播喇叭入户率和通响率在公社范围内是比较高的。我还趁回泰州过春节的机会,购买了舌簧喇叭配件以及电烙铁等工具,义务帮农民修理广播喇叭。积极参加公社组织的整顿农村广播网的统一行动,受到公社及广播放大站负责人的好评。

1976年9月中旬,经公社推荐,我作为优秀广播维修员的代表和广播放大站的工作人员,应邀参加了高邮县委宣传部和高邮县人民广播站召开的广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纪念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三十周年、纪念农村广播网创建二十周年、纪念毛泽东主席为广播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十周年,并在会上作了专题交流发言。会议期间安排参观了高邮县人民广播站的机房等设备。至今我还收藏着当年会议上发放的毛体手书“廣播”二字的纪念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