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8:22:54 作者:□ 马晓煊 来源:今日高邮
青岛于我而言,算是最心心念念的城市了。
那年夏天,我坐上了从家乡出发前往青岛的客车,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高中以前,我是没有出过县的。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小学就在本村和邻村,上初中就在所属的乡镇,到县城上高中才扩大到县城。
然而头一次离开本地去另一个城市的大学报到,父亲也没有送我。跟如今浩浩荡荡的陪送大军比,显得截然不同。第一次去县城读高中,父亲是送我的,因为有个三伯在县城,他带我去拜访了一下,说有事好有个关照。青岛没有熟人,父亲去也是两眼一抹黑,又觉得我长大了,应该培养一下独立意识了,干脆让我自己去。
报到那天的情形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好像是下过雨。客车到的是一个小车站,根据《录取通知书》,要到四方汽车站才会统一有校车接。兜兜转转的过程中,我正好碰到了一同去报到的同班同学晓辉,这也是缘分了。随后,我们一起去学校报到,一起去排队领被褥、饭卡、脸盆等生活用品。我们不在同一个宿舍。一个宿舍有八个人,四张上下铺的床位于四个角。我选了一张上铺。
我还记得宿舍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来自云南的一明想要买个收音机听广播,于是晚上我们一同前往,好像去的是台东步行街,忘了他当时有没有买,好像不是太便宜,然后我们又去海边逛,那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
我还记得学校餐厅的名字都冠以“苑”字,博苑、学苑、雅苑、文苑、耕读苑,那里留下我节俭的用餐记忆。我还记得五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图书馆,那些我上自习经常去的地方。还有学校门口的网吧、小饭店、快餐店、小吃摊……
学校建在山坡上,有些地方上下幅度很大,不适合骑自行车,上坡太累。顺着山势而建,没有按照方位,所以无法辨别南北。大多数青岛的建筑和街道都是如此布置,所以我在青岛是一直没有方向感的。这不妨碍我喜欢青岛。喜欢这座城市古旧的公交电车,喜欢热闹的台东步行街,喜欢异域风情的八大关,喜欢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仅因为这城市很美丽,更因为这里有我的青葱岁月。
今年总要去一趟青岛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