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8:07:49 作者:□ 陆建华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高中同学丁长林,高二时应召入伍,退伍后回到家乡高邮当工人,今年87岁。2018年,老丁82岁时,忽然觉得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总有一天要老去,总得让后代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这辈子干了什么,对儿孙有什么期待……想了这些后,他觉得不能再整天打麻将、玩手机、转微信,应该坐下来写写自己的传记,有许多话要说。再深入想一想,又觉得事情不像自己想得那样简单。且不说他的写作水平不高,单是所写的内容,像他这样一个普通百姓,也值得写自传么?他为此打电话问我:“你是作家,见多识广,我能写自传么?”
我明确回答他:“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会重复的独特经历,普通百姓也是历史创造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否则,毛主席怎么会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老丁有个长处,他看准了目标,就会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进。写自传的最初两天,他抓耳挠腮,写了撕,撕了写,感到斗大的馒头不知从何下口,又打电话问我。我鼓励他:“你记住,写作就是写话,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努力写好,这才是写作的主要目的。不要过多考虑写作技巧,就按自己成长的人生经历,将自己记得的、熟悉的尤其是至今忘不掉的人和事,如实写下来,就是自传。”我还叮嘱他:“每个人的一生经历都是既丰富也繁杂,写自传不要像记流水账,重点写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没有什么价值的特别是格调不高的事,再生动好玩,坚决不写,这就是选材、剪裁……”
老丁很聪明,一点就通。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他就写好了自己的自传。他结婚早,如今四代同堂,重孙一辈已上初中,孩子们看了他的自传,吃惊地发现,他们家的祖籍原来是离高邮三百多里的淮阴。一百多年前,淮阴大旱,“田里的庄稼就像被火烧过一样,花生、玉米、高粱等作物全部绝收”,全家老小逃荒来到高邮。儿孙们还从他的自传里了解到,解放前,他的爸爸是皮匠,摆地摊为人做鞋,他的爷爷挑着担子为人理发,一年到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看着,看着,孩了们突然明白,他把他们当宝贝,穿好吃好,有幸福的童年,可是他自己的的童年并不是坐在教室里读书,而是拾破烂、做童工,拼命挣点钱、换点食物活命……
老丁原来担心儿孙们不看他写的自传,哪知道不但愿看,还认真看,并一致提议将他写的自传印成书,给家里每人一本,常看常新。老丁当然同意,自定了书名《平淡人生》,他还多印一些送给亲友。亲友们看了都夸赞他写得好,真实、朴素、自然,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原生态美。他们还说,老丁写下的是普天下劳动者都曾经历过的岁月,大家都熟悉,并不平淡,离我们也不遥远,只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就渐渐淡忘了。老丁写自传正好及时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曾经历过的我们不能忘记,还要写下来教育儿孙不能忘,永远记在心里。
看到自己一字一字写下的自传,得到儿孙和亲友们的热情赞许,老丁无比欣慰。写完自传后,他心变大了,欲罢不能,开始写身边事、身边人,还试着向外投稿。从写自传到跨出家门写社会,这是老丁过去做梦也没有想过的一大步,也正是跨出这一大步,老丁的眼界变得更开阔了,晚年的精神生活变得愈发丰富起来。他像走在山阴道上,满眼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有写不完的情和事,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因此迅速提高。丰富的生活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事,不用挖空心思去编;而严肃严谨的写作态度,则使他的作品得到读者的信赖和喜爱。他家祖祖辈辈住高邮一人巷,为写这篇题为《家住一人巷》仅500字的短文,他竟然用尺仔仔细细丈量了一遍,巷长、巷宽究竟多少?住过此巷的是何等居民?这里的居民,常年过着安静安详、平安平和的生活,因为小巷过于狭窄,迎面来人必须一人贴墙站立,先让一人走,时间长了,就养成 “一人巷行互谦让,两侧住家百年芳”的良好民风。同样的,为了再现古城高邮北门大街昔日的繁华,正值酷暑,老丁头顶骄阳,脚踏发烫的街道,访问许多熟悉北大门历史的老人,查找相关的地方志史料,终于写出一篇史实可靠、故事生动、场面鲜活、情文并茂,题为《细说高邮北门大街》的散文,引起无数人的乡愁。他写的人,都是作者亲目所见的父老乡亲,像《人牛情》中那位养牛手,与牛为伴,生死相依;《夜半锣声》中防火的打更者,为守护乡邻的平安年复一年地不辞辛劳;他赞美的老红军、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熟悉他们如自己的亲朋好友,写入作品自然驾轻就熟,如数家珍。
到目前为止,他已发表大大小小文章近40篇,而且越写越像模像样。2020年11月,老丁自费出了第二本书,又是自己定了书名为《老来乐》。书中的每一篇都是老丁从根深叶茂的生活大树上采摘下来的芳香四溢的鲜美果实啊!朴实的书名中的 “老”与“乐”二字是写实、述志,更是抒情,表达了作者生逢盛世的愉快心情。他邀我为他这本书写序,我欣然答应,写了题为《人有追求欢乐多》的散文,发表在家乡的报纸上。
眼下,老丁在孩子们帮助下,继《平淡人生》《老来乐》之后,准备编印第三本书。他告诉我:“书名还没想好,估计六月能印出来。”我给他回信:“现在我们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美好,好日子在后面呢。祝福你健康地活下去,继续快乐地写下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