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18:07:56 作者:□ 夏志强 来源:今日高邮
养母聋妈,现兴化市陈堡镇花家庄人。她娘家姓胡,婆家姓张,土改登记时叫张胡氏。婚后多年不育,夫妻不和常吵架,一只耳朵被丈夫打聋。不久在公婆的默许下,丈夫讨了个小老婆。聋妈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一天中午,劳累了半天的聋妈又饥又渴地从田地里干活回来,看见公婆、丈夫和小老婆已经吃饭了,有说有笑,无人理会她。性格倔强的聋妈长时间积累的怨恨一下爆发了,掀翻了饭桌,跑回了娘家。从此,再也没有踏进婆家一步。那时,我刚刚断奶,父亲在周庄镇小学任校长,母亲又忙于店里事务(当时家中开了一个首饰店和一个五洋百货商店),急需找一个保姆。不知经谁介绍,聋妈就来到我家,主要负责照料我的饮食起居,兼洗衣打扫。
不知是命运使然,还是缘分注定,从此,聋妈和我相伴了22年,真至她老人家去世。
聋妈虽是个佣人,由于她性格耿直,手脚勤快,忠于职守,家中人都敬重她,无论老幼,都称呼她为“聋妈”。她十分疼爱我,总是护着我,从未骂过我,也不许别人打骂我。为此事,她和我母亲以及奶奶也有些小冲突,大家同情她的不幸,也理解她的心情,就不跟她计较。倒是家中其他女佣有的看不下去,私下里对聋妈说:“你这样图个啥?是不是指望小六子(弟兄多,我排行老六)将来养你老送你终呀!”这些带有规劝、责备甚至于讽刺的话,不料真被说中了。
1950年、1951年,我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也中落。大哥一家住在庄东头,当塾师,妹妹和弟弟跟大哥过,三哥和五哥在外上学,我和聋妈生活在一起,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依为命。
听大哥讲,解放前,聋妈娘、婆两家的人都曾来我家数次,劝她回去,她执意不肯。解放后,聋妈家的侄子在乡下当了干部,又来周庄劝她回去,她还是执意不回。有一次,她侄子又来了,劝她回花家庄看望年迈多病的双亲。当时,我正在泰州中学上学,她就回家待了三天,带了许多农副产品又回到了周庄。
聋妈身高1米55左右,身材匀称,除了夏天穿用菱角汤染的蓝灰色的麻布衫外,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一身黑衣服。她早上喜欢用食盐刷牙,用刨花水抹头发,脑后梳个巴掌大的髻,直至老年头上的白发也极少,一丝不乱,永远给人清爽干练的形象。
聋妈很能干,粗重的田间活,细巧的针线活,她都会。我童年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做的。
聋妈由于耳背,加之在周庄又举目无亲,除跟我说话外,跟别人极少交流,整天寡言少语,埋头做事。也许,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我和她说话就足够了,我就是她的一切。
聋妈虽然没有生育过,仍然是个伟大而慈祥的母亲,把博大的母爱全部倾注在我身上。那时,在我的家乡有个习惯,到了冬天,昼短夜长,家境不宽裕的人家一天只吃两顿。上午九点钟左右吃一顿,下午5点钟左右再吃一顿,天一黑就早早上床睡觉了,还省了灯油钱。聋妈怕我夜里肚子饿,下午吃过饭,总要用搪瓷缸子盛一些饭菜埋在锅灶的热灰中,在她晚上做完针线活要上床睡觉时,把我喊醒让我吃。夏天,聋妈都叫我先睡,她盘着腿坐在我身旁,轻轻地摇着扇子,直到我睡着了她才睡。冬天,她把“汤婆子”放在我睡的这一头,等把被窝焐热了,我睡下了,她又把“汤婆子”放到我的脚那头。
我童年比较顽皮。在班级里,我的学习成绩名列三甲,但常违纪犯规,后来,一次逃学,一次惩罚,促成了我性格上的大转变,乃至影响了我的一生。
五年级上学期的一天上午,到校后听说邻村今天逢会,还有玩杂技的,就带了三个同学跑了,玩了一整天,下午挨到天黑想悄悄地到教室拿书包,被早有准备的班主任逮个正着。四个人连人带书包被带进了办公室,校长、教导主任和十多位老师都在那儿,个个板着脸,神情严峻,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知道这次祸闯大了。教导主任先把我们训斥了一顿,然后拿起桌上一根又宽又厚的木板条当戒尺,从我开始,每个人右手心被重重地打了十下,前几下还感到疼,后来只感到手心火辣辣的、麻湿湿的,直吸凉气。
晚上,我躺在床上,聋妈坐在床边,用冷毛巾敷在我手心上,一会儿看看我的脸,一会儿拿开毛巾看看我的手。她有时嘴角微微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但始终一言未发。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时,已是万籁俱寂的半夜。透过忽闪忽闪的灰黄灯光,看到聋妈还是默默地坐在床边,还是默默地看着我。我的喉咙发干,心发紧,不敢和聋妈的目光对视,偏过头,咬着嘴唇,看着灰白斑驳的墙壁黯然泪下。
从这件事后,我一下子变得懂事了,也变得沉默寡言了。在学校里,我认真学习,遵章守纪;在家里,主动帮着聋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了江苏泰州中学。
我在泰州中学和高邮师范上学时,虽然有三哥和五哥在经济上资助我,但不能解决所有费用。多亏聋妈先后把多年积蓄的两只金戒指和一副银手镯变当了贴补我,我才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1960年7月,我在高邮师范毕业了,分配在师范附小工作。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只有29元5角。每月8号一领到工资,我就赶到邮局寄5元给聋妈,寄5元给大哥。放寒假回家听邻居讲,聋妈第一次从邮局取回钱,一改往常不苟言笑的性格,告诉左邻右舍我寄钱给她了,邻居们也为她高兴,说小六子有良心,没有白疼他。
聋妈于1961年3月17日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3岁。我请了三天假,回家以孝子的身份料理了她老人家的后事。据大哥讲,聋妈走得很安详,头发一丝不乱,衣服鞋袜干干净净,家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就像要出远门似的。
聋妈辞世已63年,我也八十有五了。人老了易怀旧伤感,有时夜深人静时想到或梦到聋妈,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溢出眼角,顺着面颊滴落在枕头上,再也无法续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