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风筝伴霞飞

2023-04-13 18:08:18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东塔广场上每天放风筝的人很多,最痴迷的首推东塔小区的邻居老张。老张已80多岁了,瘦精精的,很矮小,但精气神十足,每天仰着脖子笑呵呵,眯着眼晴看高飞的风筝,古铜色的脸兴奋得发亮。

老张以前是农民,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上过初中,当过大队会计,参加过乡村宣传队,会拉二胡,会打竹板。他的独子考上大学,先在农村当教师,后调到县城中学教书,在城里买房安了家,把父母接上城住。老张放弃了农村的老宅和自留地。老张是个闲不往的人,自己找活儿干,在居住的小区当保安,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后来,年纪大了,回家休息。于是,天天放风筝。

说到放风筝,老张也是近几年才学会的,很投入,一发而不可收。他劳作多年,身体不太好,体重只有80几斤。偶然的机会,他在广场上看别人放风筝,觉得很有趣,认为这比打牌打麻将好,自由度大,不受限制。于是,他决定学习放风筝。

他先买了几只简单的风筝,有老鹰的、燕子的,一个人学放起来。由于岁数大,跑不快,放飞起来的成功率不高。有时,还将风筝线卡到大树的枝干上。但他并不气馁,虚心向其他放风筝的人请教。慢慢地,他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技巧,风筝终于飞起来了。老张高兴不已,乐哈哈地像个孩童。家人看他高兴,都十分支持他。

老张自从学会了放风筝,除了极端的天气,每天都在东塔广场上放,还结识了许多放风筝的朋友,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放累了,他就将风筝线扣在大树上,边欣赏边喝茶。风筝在空中飞着,蓝天白云,很是舒展。傍晚云霞起来了,风筝似乎伴着云彩高飞,既漂亮又有点神秘。放风筝的间隙,他还拉上一段二胡曲子。

老张脸色红润起来,整天笑眯眯的,体重也增加了10斤。据说,饭量也大了不少。每天中午吃一大碗米饭、两个大斩肉圆子。惊得儿子大喊,不能吃这么多啊。老张对放风筝入了迷,又陆续买了许多风筝。现有已经有了20多只各式各样的风筝,投入了好几千元。看着老张高兴,老伴说,放风筝好,花点钱值得。

老张现在已是放风筝的高手了,有时还指导别人放。他很有耐心地说,要将放风筝的位置调整好,迎风而上;开始不可用力过猛,要慢慢地漾,漾到一定程度,风筝就会高飞了。他还根据天气状况,选择放飞不同的风筝。如果这天风力很小,就选择小型风筝,风筝线要细,减轻重量。风力大,就选择大型风筝,线粗并用握盘的,收放自如,易于控制。有时候,他一人放飞好几只风筝。

眼看着盘旋在高空数百米的风筝,老张充满了自信与自豪,似乎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期待都在蓝天上飞翔。有人问老张,为何这样痴迷于放风筝。他笑着说,放风筝多自由啊,我心情好,风筝在天上也自由自在。我虽然80多岁了,视力还很好,主要是每天要看风筝啊,练眼力练出来的。每天要抬头仰望,颈椎病也没有了。我收风筝线时转动手盘是很用力的,这是练手臂的力量。我还要跟着风筝跑,这不是全面的健身运动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