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18:04:03 作者:□ 徐松 来源:今日高邮
前不久,应邀去幼儿园给孩子们及其家长讲故事,题目叫做《换牙风波》,源于《陈医生给您讲故事》一书,照着书稿念就行。这家幼儿园的前身,就是汪曾祺小时候上过的幼稚园,刚更名为“汪曾祺幼儿园”;参加的是项公益性活动,便欣然答应了。
到了幼儿园大教室才发现,台下架着用于直播的摄像机,不少家长和来宾已陆陆续续进场了。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幼师们,化了淡妆,全都脱稿讲。如果拿本书或带着纸,坐在孩子们当中,对着线上线下的观众,多不协调?看来,只有强记文稿和临场发挥了。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基础:一是多年来一直站讲台,积累了一点驾驭课堂的经验;二是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又在“故事会”里长大,而且还曾经作为小学生代表去临泽等地说过“书”。
小时候,我家住在南大街。一条巷子,弯弯曲曲的,住着十几户人家。里面有许多老人,也有不少孩子,邻里之间和睦融洽。每到周末,尤其是寒暑假,大家有空闲了,便有机会开“故事会”了。
紧邻卞四奶奶,有点文化,爱讲《公冶长》。她说,公冶长懂鸟语。一天,几只乌鸦在树上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拖羊。你吃肉,我吃肠……”
陈二奶奶、三姑奶奶,还有巷口头的王奶奶等,识字虽不多,可都是“故事大王”。至于中年人,那非李大妈妈莫属。讲的一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三打白骨精”之类的,新奇有趣。
有一回,三姑奶奶讲“开天门”。胖胖的她,躺在藤椅上,不紧不慢地说:“七月初七,天门大开,仙女们花枝招展地下凡来,一路上说说笑笑。有个公子,三更天,躲在葡萄架子下,偷听到她们说的话,还捡到她们丢下来的宝贝……”夏夜里,蚊虫叮咬,好在手中有把蒲扇,要不然就用手拍打,谁都不愿离开,生怕漏掉一句话。身上虽多些疙瘩,专注力、想象力却得以发展了。
于是,我在头脑中迅速“备课”。决定将原文“化整为零”,以便速记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考虑到小朋友们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打算多找些机会和他们互动。
不一会儿,主持人邀我上场了。我接过话筒,先自报家门,后坐了下来,缓缓开讲:“刚吃过午饭,保育员阿姨端来一盘苹果,红彤彤的,散发着香味。粒春看到周围的小朋友吃得有滋有味,实在是忍不住了,刚咬了一口,她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说到这儿,我故意停了下来,抬头问道:“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粒春为什么突然哭起来呢?”孩子们愣了一下,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她苹果里可能有虫子了。”“不对,不对,她牙齿掉了。”
我先夸了前面那个男孩子,说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再问后一个女孩子:“你怎么知道粒春牙齿掉的呢?”女孩子眨着眼睛,嗫嚅着说:“我……我是根据故事名字,还有咬苹果来猜的。”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小朋友,说她听得很认真,猜想也合乎情理。被表扬的孩子,带着成就感喜滋滋地坐下了。
接着,我说道:“粒春的哭声,引来了王蕾老师,她询问了缘由,安慰粒春不要紧张。其他的同学,也过来关心粒春。哪知道,粒春哭得更厉害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后面的家长和来宾,也陷入了沉思。
“此时,保健老师郝月过来了。她看到地上的苹果和牙齿,都明白了。她向王蕾老师使了个眼色,我来处理!”“你们猜猜,郝月老师会怎么做呢?”这一问,如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中,激起了波澜。“怎么做的呢?”“是啊,怎么做呢?”我模仿郝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先弯下腰,再站起来,娓娓道来:“郝老师捡起那颗牙,似乎嗔怪道,小白牙呀,真调皮,粒春长大了,你是不是就想离开了?唉,谁知道,为什么会换牙呢?”……
一波三折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演讲,引得孩子冥思苦想,让听众们兴味盎然,也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敬佩的目光。
听故事,长见识;讲故事,有技巧。有机会,不妨多听听故事吧,尤其是孩子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