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大鲢鱼和二鲢鱼

2023-05-18 17:58:09    作者:□ 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汪曾祺在他的《桥边小说三篇》里说:“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连万顺的老板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他的酒量奇大。”公私合营的时候连万顺被改造成为国营炕坊,一口口亮嚯嚯的大酱缸被凿成孵炕。

连老大有两个儿子,团头团脑,一脸憨相,被人叫作大鲢鱼、二鲢鱼。他们的家在俞家巷,开了后院门就是大淖河边。这里是连家的祖宅,一个好大的院子,前后两进,与从前的连万顺隔断,成为正门朝西、对着草巷口独立的院落。大鲢鱼住前屋,二鲢鱼住后屋,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姐妹俩做妯娌。一家子和和睦睦。这里只有花草香味和饭菜香味。

弟兄俩在坛坡子上的酱醋厂拖“酱油坛子”——给酱醋厂下属的门市送酱油、醋、酱菜、萝卜干。坛子摞坛子,实的去,空的带回(酱油坛子居多)。从坛坡子到高邮北门大街是一条又长又陡的斜坡,千把斤的重载子下来的时候得用背力“抵”住板车把子,快到巷口头子才抬高脚步,然后一个急速的转弯,向南或者向北。弟兄俩都是大平顶头、大脸、大身板,扎一样蓝颜色的鱼肚围裙,拖一式的大板车,让人有时候一懵一懂的分不出哪是大鲢鱼哪是二鲢鱼。这弟兄俩到底是规矩人家出来的,做事诚恳、地道。弟兄俩同样的习惯就是到一个门市都要花四分钱打一两酒白嘴喝下去。人家对弟兄俩都有照顾,先打满满的一端子,接着又来不浅不满的一端子,花一两钱喝二两酒。晚上下班,劳乏了一天,弟兄俩一人又要喝上半斤八两,但他们从没有醉呛呛过,至多哼几句五音不全、旁人谁也听不懂的小调。不骂领导,也不骂同事。弟兄俩都有些咬舌子(口吃)。酒量自然是遗传。

大鲢鱼的老婆不养,小鲢鱼的老婆一连生了三个女孩,怀了第四胎的时候本打算跟窑巷口的表哥俞登茂家“偷偷”换个男孩。俞登茂老婆生了三个男孩。这次恰好两个人怀孕时间差不多。事情就那么凑巧,两个女人在同一天生养,心想事成,俞登茂的老婆生个女孩,二鲢鱼的老婆生个男孩。二鲢鱼的孩子叫大鲢鱼夫妻俩大爸、大妈,叫他俩二爸、二妈。俞登茂原是窑巷口开磨坊的小业主。如今在酱醋厂做个小小的会计,家中吃口重,时常“路过”表弟家门口时顺便坐下来喝酒、油油肠子。

汪曾祺说:“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万顺的茶干该下多少种药料,配方在大鲢鱼和二鲢鱼的肚子里,该传给后人的已经传给了后人,不过他俩再三关嘱,哪一天谁若是想恢复连万顺茶干,得先举行个仪式,拎一坛子好酒到祖爷爷和他们的坟上告诉一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