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乒乓启蒙

2023-05-24 17:25:04    作者:□ 王鸿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乒乓球爱好启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位同班同学家里的一块乘凉的门板。

我和这位同学都住在一个大院西侧的宿舍区,我们两家的直线距离有百米左右。那是一条约3米宽的青砖路面,也是家住西侧北边宿舍区大人们去大院大楼办公的必经之路。同学的家住在最南端,我的家则住在最北端。

同学的家是大院里一个比较典型的小院落,东、西、北都是青砖青瓦的屋子。北屋朝北有一扇门,进入即是相当于今天的客厅。每到夏天的时候,同学家就在客厅靠北门处搭起一块门板,借着北边吹来的一丝丝凉风,坐在门板上乘凉。

也不知谁的主意,平时,在门板的中央,一东一西各放上一块砖,然后再放上一支竹竿,搭起了门板乒乓球台,打起了乒乓球。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因国家乒乓球队的优异成绩,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乒乓球热。搭起这个门板乒乓球台,无疑是受“国球”的影响,那时的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等国手是全国人民崇拜的体育明星。

还别小看了这个门板乒乓球台,它可是大院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这位同学有五位哥哥,靠着这个门板球台,个个都学会了打乒乓球。宿舍区比我大的或比我小的孩子,下午放学后或是星期天,总喜欢聚在这位同学家的门板球台旁,要么一边观战,要么挥拍挑战。那时是抢七分制,谁赢谁发球,打擂台,赢者守台,输者下台。这位同学的四哥、五哥打得最好,经常轮流做擂主,输者不服气,一个个连接着挑战,现场的气氛十分热闹,充满了乐趣。

当时文化娱乐活动极为单调,除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剧场看戏、去体育场看篮球赛外,別无其他。聚在一起打打乒乓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这样讲,大院里的孩子喜欢上打乒乓球,都启蒙于这个门板乒乓球台。

我也不例外。由于是同班同学,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一有空闲,我就去这位同学家玩。看见他们打乒乓球,自己的手也痒痒的,就壮着胆子,上去学打上几板,渐渐地喜欢上了打乒乓球。没有教练,同学的哥哥就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刚学时,球拍也很简单,先是打过光板,后又打过海棉板,再后来才有了顺风牌正胶球拍。

由于我经常在同学家里与他的哥哥及小伙伴们打,在学校水泥球台上打,在大院办公室划有白线的会议桌上打,乒乓球打得有点像模像样了,也渐渐地在小学年级中有了点名气,后来选拔进了校队,参加了1972年12月份举办的全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冠军。当年7月份,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成立,我和大院里从门板球台上启蒙的三位哥哥、两位姐姐和两位同学,一起进入了体校乒乓球班接受正规训练,成为体校招生时一个小小的趣闻。

同学家的门板球台开启了一众乒乓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