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8:28:16 作者:□ 卢世平 来源:今日高邮
记忆中,父亲在老家南园的书橱是由两截木柜组成,上半截两扇柜门用的玻璃,透明的,无需打开就能看到柜内的书长什么样,下半截柜门也是两扇,用的木门,从外面看不到里面,平时总是关着。
老家房子建在村护庄河南岸的小土墩上,单门独户。我在兄弟姐妹中最小,大约五六岁时,还没到上学年龄,当时村里是没有幼儿园的,商店卖的全是油盐酱醋等生活日用品,从没卖过小孩玩具,农村小孩子一般先是在家里自娱自乐,我也不例外。无聊时就坐在小板凳上,当大马骑,玩腻了就在家里旮旮旯旯到处乱跑乱看,有时翻箱倒柜,只要看到好玩的东西都要体验一下,总之闲不住。到了七岁的时候,一个人溜到庄上跟着大孩子后边看热闹,混熟后,开始加入他们的队伍,打陀螺、滚铁圈、打弹弓还有滚铜钱,但大多数小孩子都是打“四角”。我也喜欢打“四角”,因为成本小、携带方便。
打“四角”,也叫掼纸炮,小孩一般都会玩。“四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纸折成正正方方的“四角”造型,分正反两面。打“四角”时,一方先把自己的“四角”放在地上,让另一方也用他自己的“四角”掼打在地面,通过惯性,看能否用己方“四角”落地的风力把对方“四角”掀翻。如果一下子打下去把对方的“四角”掀翻过来,那对方就算输了,对方的“四角”就归自己了。如果打不翻,自己的“四角”打在地上,是不能拿起来的,由对方拿起地上他自己的“四角”,再进行掼打。一人打一次,轮流进行。
一开始,我都是找些董糖包装盒、香烟壳子以及哥姐们用过的写字本等之类的纸折成“四角”。没几个回合,我的“四角”就全被大孩子赢去了。我回到家里,到处找纸折“四角”。家里能折“四角”的材料几乎用完了,思来想去,唯一有点希望的就是父亲的书橱,知道那里面书很多,于是决定冒个险。
一天,父亲离开家后,我悄悄溜进他的书房,蹲在书橱前面,拉了拉书橱下面的柜门,怎么也拉不动,原来被锁上了。没办法,只好再看看上半截书橱能不能拉开。我个子很矮,够不着柜门,便拖了一张凳子,慢慢爬到凳子上,轻轻地站起来,头正好与书橱上门平齐,用劲一拉,橱门被打开了。看到里面全是线装古书,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排一排的,每本书的侧面中间还写了几个字,有大有小,全是毛笔字。当时我还没有上学,也不认识字,更不知道写的什么,是什么书,只是很好奇地把每本书都翻开看看。
书有大有小,有厚有薄,颜色也各不相同,几乎都发黄了。翻开书时,发现有好多插图,很好看,各式各样的,有人物画像,有花草树木,还有可爱的小动物。特别是很厚的书,隔几页就有一两张插图,有人骑着大马,有人举着长枪,还有高山平地和河流,有的插图上好多人,像是在打仗,还有人在喝酒跳舞,千姿百态,什么都有。当看到有几本书不像书、本子不像本子时,感到很奇怪,再看看内页,纸全是黑的,字又是白的,但纸质特厚。我特别兴奋,用这个纸折成“四角”,庄上肯定没有哪个小孩是我对手了。
说干就干,我便挑了一本纸质最厚的书,用剪刀把装书的线剪掉,不敢从书的首页撕,怕被父亲发现,就从书的最后撕了几页,然后又轻轻把书放回原处,保持原样。后来听父亲说,那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汉隶张迁碑》字帖。
一次又在作案时,被提前回家的父亲逮个正着,吓得我两腿直打哆嗦,站在凳子上直晃。父亲见状,生怕我从凳子上掉下来摔伤,强忍胸中怒火,温和地说,小平子,慢慢下来。那天父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出乎意料地与我讲了家史。
父亲说,我们家几代行医,靠书吃饭。这些书是我们家的命根子,将来你们能否成人成才有出息,都要靠这些书教你们呢。你虽然还不会读书,不懂书的内容,但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把它保护好,不能为了玩皮,图一时之快,把书毁了,到时就后悔了。
从那时起,爱书、读书的念头犹如一粒粒种子,在我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