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9:40:18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荡秋千的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春秋齐桓公,传北方山戎之戏。或说是汉武帝宫中盛行的游戏,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除了踏青、扫墓、插柳等活动,荡秋千也是传统习俗之一,妇女儿童尤为喜欢。小时候,我与王桤都曾热衷于荡秋千。
王桤是我的小学同学,我俩同住焦家巷,那时候没有现在孩子繁重的课业负担,我们经常相约一起游玩。记得在府前街高邮中学旧址北边,从城墙根处向西有条河,河水叮咚,河边绿草茵茵。在木架上悬挂两根粗绳,下拴横板(约30至40公分)。我和王桤站在横版上,两人一齐用力,随着我们身体的起伏,秋千就开始荡起来了。我俩保持不急不徐,稳重谨慎,动作一致,秋千仿佛被我们驯服了,荡到高处时,脚下的横板竟然与头顶的横梁平齐,向北看,菜园、粪缸遍地,那是高邮北菜园,向南看,可以看到平房教室的屋脊。当时荡秋千的多是男生,有胆大的女生也敢于挑战,这时候往往有男同学站在秋千近旁当一回护花使者,防止女生失手摔跤,就像单杠运动员旁边站着的教练。暖风吹拂之下,少年们心花绽放,既强身健体,又其乐无穷。
王桤的祖父王陶民就是汪曾祺先生《鉴赏家》中季匋民的人物原型,汪老说:“季匋民是全县第一有名的大画家。”现在焦家巷17号设置了“王陶民故居旧址”的指示牌。
王桤是王陶民的长房次孙,1938年出生,他的名字是祖父所起。王陶民曾应学生的邀请,去四川游历写生了三个月。王陶民说:“只有四川有桤树和白燕子。”王桤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去世,家中的大树倒了。母亲后来也早逝,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大哥也已外出上学,家中只剩下王桤和其弟、妹。没有钱用的时候,把家中的一株百年牡丹以500元的价格卖给公园。
当年王桤就读扬州卫生学校,我因肺病赴扬就医,找到东关街五福巷36号他爸的住处,他们竟然不嫌弃我,让我这个病人留宿在他们家。当时肺结核还是顽症,许多人“谈痨色变”,我也是心情忐忑。王桤为我请来一位女老师诊治,老师看了透视报告说:“是浸润性肺结核,用一段时期药,会钙化的。”我听了,如沐春风。
王桤毕业回邮工作,当时尚未结婚,是一名快乐的单身汉。他为人聪明,性格爽直,常到我家谈天说地,有时在我家吃饭,好不热闹。
进入老年的王桤,因病卧床达十年之久,多亏比他小九岁的妻子精心服侍。去年农历八月二十,因病去世。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