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18:39:41 作者:□ 仲元芳 来源:今日高邮
我很羡慕有的人,他们的母校很出名,而且一直存在着,并且还有光大的趋势,而我的母校,只存留在记忆中。
我一开始上的是村小,一位老师带几个班,大小孩课结束了,给小小孩上。刚上一年级,我不会写七,好像还是一位大姐姐握着我的手写的,上课的时候讲话,老师说要不要给你们开堂说话课,我们居然还说好的好的,以为世界上还真有一堂课是聊天课。
升入五年级后,听到了一个消息,要去乡里上课,分成了两个班,一班和二班。我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头发剪掉,像个小子,我一点也不喜欢。我跟她商量,我可以边走路边梳头,不用麻烦你。我妈哪吃我这一套,直接用车拖了我去把头发剪了。我那个心情啊,简直糟透了。那时候所有的女生都留长发,只有我这个半长不短的,像个异类。安排我和一个女生坐一起,那个女生绰号叫小蚂蚁,我以后再也没见过她,同学聚会也没见过她。
我有一次吐了,老师让我喝他杯子里的水,然后我就去厂里找我妈。下午过来的时候,用沙子把地面打扫了。
那时候电视很少,为了看《西游记》《红楼梦》,我到邻居家去帮人家抹蒌蒿,才能看到电视。
课外书也很少,记得在邻居家看了一本《三国演义》,还有本是言情小说,没有头没有尾,好像是《窗外》,也记不得了。我姐姐那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好像是《射雕英雄传》,同样是没头没尾,经过很多人手的翻阅,有一股很大的味儿。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种书我们居然看得冿津有味。
升入初中了,我还记得暑假去看那个学校的样子,靠近小学,一排排简陋的桌椅。就在我升入初中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由于洪涝灾害,湖滨乡面临破圩分洪。那天的广播,说老人和小孩全部要撤离,我外婆带着我和我姐姐借住在车逻亲戚家,我们一下子成了灾民。也没有觉得什么痛苦,反而想开学是不是可以推迟了。
谁知道广播里又出来一个通知,9月1号按时开学,我们就在活动房子里开始了初中的课程。
第一次过圣诞节,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是老师带过来的新气息。那个晚上过得很开心,至于内容都记不得了,有几个女生表演《青苹果乐园》,“四大天王”开始悄悄流行,歌词本人手一册,上面还贴着人物大头贴。
到初三时,为了缓解气氛,老师让每人唱首歌,印同学居然唱了《公关小姐》片头曲,令人震撼。要知道当时她成绩非常好,居然还有闲工夫看电视,有时候她也带书来,居然是《辽宁青年》《读者文摘》。那时候《读者文摘》还没改名为《读者》,上面的文章很好,看了的确能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有乔同学唱的《水手》。郑智化唱的《水手》,广播里每天都在唱,身边人唱还是有一点震撼的效果,掌声不断哦,最后还来了句,谢谢。
中考是在原来的市第一小学,现在的教体局,住的是福利院宿舍,都没地方洗澡,吃饭吃出来一条虫,一个同学喊高蛋白高蛋白。
中考结束了,成绩出来了,我们三个人考上了中专。
我们各奔东西,后来有的混得好,有的混得不好,浮浮沉沉,但是母校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虽然早已夷为平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