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北头闸的流水

2023-08-27 17:14:38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里运河—高邮灌区2021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八批),成为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近,里运河—高邮灌区又和江都水利枢纽、瘦西湖景区共同入选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安澜见证之旅线路。里运河—高邮灌区全长43.43公里,从高邮车逻三十里铺至界首镇子婴闸,共有9个闸洞,引大运河水实行干支斗农四级渠道灌溉农田,是我国古代利用河湖之水服务农业的典范工程。

高邮大运河上的北头闸是高邮灌区引水灌溉的9个闸洞之一。为了宣泄高邮湖和大运河盛涨的洪水,同时为沿运地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高邮历史上曾于运河东西两堤设置泄水涵闸洞。至民国10年高邮境内运河两岸计有9闸9洞。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对原有的旧闸涵洞进行拆除加固外,又陆续兴建了一批新型启闭式闸洞。

高邮大运河首次拓宽是1956年。废弃了高邮镇国寺至界首四里铺的老运河。在老运河东堤脚下另开新运河长26.5公里,成二河三岸。原先在老运河上的头闸失去灌排作用,遂开新头闸。新头闸建于1957年,是大运河高邮段的重要水闸之一。位于高邮城北1.5公里,俗称北头闸。为卷扬式钢架闸门,钢筋混凝土结构,闸身长30余米,孔径宽4米,排水量每秒50多立方米。北头闸的西边是京杭大运河。河堤是省级淮江公路,时常有汽车经过。北头闸在公路的东边。放眼望去是古朴宁静、色彩缤纷的自然乡村。北头闸出水量很大,浪花飞得很高,很远的地方就听到巨大的轰鸣,雪浪飞溅,水点纷纷,飘落到人脸上。北头闸的激流分两路,一路向北,滋润着马棚、清水潭一线的农田;一路向南,蜿蜒曲折东去,分支有好几个,有头闸干渠,有钓鱼河,还有横泾河。

北头闸的风光很美,一条大河翻卷着波涛,两岸是古朴的乡村,鸡犬相闻,茅屋炊烟,是一幅气韵生动的里下河乡村画卷。我在这里认识并感知了乡村的魅力。北头闸离高邮北门大街不算远,大约二三里地。我们常去北头闸玩耍。开闸放水的时候,看浪花奔涌,气势宏大,感受到大运河水的巨大威力。头闸口不远处便是顾家的罾网。顾家的女儿和我们一起读小学。我们有时到这儿来看扳罾捕鱼。我们从开满蓝色蚕豆花的田埂上穿过,呼吸着油菜花的芳香,来到头闸口河边的茅棚。这个茅棚离顾家不远,平时基本上是顾家父亲在此扳罾。鱼罾是顾家的,全家靠此谋生。鱼罾是架在河中的鱼网,每过一刻便要板网。成人扳罾不算很用力,我们新奇并兴奋着,嚷着要扳一把。一个人扳不来,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用力,大网从河中慢慢升起,渐渐地看见网中有鱼在乱游。我们一片欢呼。网中有不少的小鱼,是草鱼小鲹子之类。我们手忙脚乱地用长长的鱼抄抄起来,将小鱼儿放在河边的鱼篓中。不一会儿,我们网到一条大青鱼,没法弄上来,只好喊顾家爸爸才弄上来。

花王村就在北头闸南面不远的地方。这是个美丽的城北郊区的村子。秧田,菜地,小渠,木桥,大树和农舍,还有朴实的农民。这个村里有几位是我小学同学,他们读书迟,比我要大几岁,身高马大,比我高出一头。我家住北门大街,花王的同学上学时顺路喊我同行,经常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山芋或萝卜来,说是在地里弄的。花王村外是北头闸的流水。通过一个小闸门,流水在小渠里欢快地流淌,清澈而平和。我们坐在小渠的石头上,看水流潺潺,双脚放在水中特别惬意。不时有小鱼碰脚,痒痒的。我们便在远处拦起小泥坝,捉了不少的小鱼。然后拆坝,把鱼放掉。小渠水流入了一块块方方的秧田,秧田绿油油的,不时传出阵阵蛙声。

花王村是很美的。为什么叫花王呢?我问花王的同学。同学摇头不知。我期待着有精彩故事。后来询问专业人士得知并无故事。花王村是花园庄和王家庄各取首字合并而成。不过,花园庄是因为有漂亮的花园而得名。难怪这里风景如画,古朴别致。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还从花王村分离出钓鱼村。花王村并不大,大约也就百十户人家,因为有北头闸的河水滋养,风景和风物格外迷人,成为我心中难以忘怀的桃花源。

花王边上就是钓鱼村。顾名思义,就是钓鱼的人特别多。北头闸的河水流下来,水系十分丰富,小河众多,最终汇入老横泾河。这里河岸芦苇飞花,荷塘莲花朵朵。春秋季节,河岸一溜排的全是垂钓者。垂钓者中高手如云,比如姚五爷,每天来此钓鱼,从不空回。至少要钓三五斤鱼。我们也学着钓鱼,由于一缺技术,二缺耐心,只能钓些小鲹子或罗汉狗子。那时,小鲹子鱼特别多,只要下钩,小鱼抢着吃,闭着眼晴也能钓上一条来。在花王村,最大的乐趣并非钓鱼捉鸟,而是掏螃蟹。在河塘或水渠边,会有一些小洞,洞口有一些新鲜的颗粒状泥土,一般都有螃蟹。我们成群结队而来,扒开淤泥,伸手进洞去掏,总能掏出大大小小的螃蟹。遇有泥洞口特别光滑的,则一般不敢掏,怕是蛇洞。

花王村的生态特别好,好像该有的都有。我们还在此发现过野鸡,羽毛很鲜艳,比家鸡稍大些,跑速极快。我们在菜地里穷追,还是没有追上。花王村每家周边都长满了各种蔬菜瓜果,不仅是美景,而且还可品尝。村民一般是不阻止的,在地里拔个萝卜,在木架上摘根黄瓜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还在田埂上摘蚕豆剥开生吃,清香又有点甜。还有青色的小豌豆,细长的豆壳子里,一粒一粒地排着,很好看,味道也不错。我熟悉并喜欢花王村,喜爱这里的美景和纯朴,喜爱北头闸流水的丰饶和清润。我在这里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不少终生不忘的农业和农村知识。

北头闸的流水流得很远。流入了高邮东北部的农田,流入了四通八达的沟渠,流入了横泾河、澄潼河,流入了北澄子河。当年的北头闸下的一些自然村已经消失,但花王村的名字仍在。随着近半个世纪的演变,附近的自然地理风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河上的鱼罾没有了,村边的木材库、石油库消失了,染化厂、米厂、粮库、船厂、水泵厂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遍植花木的枕水湾森林公园。公园很大,很美,很有些现代气息。徜徉着许多年轻人,在春光或秋色里陶醉。他们几乎不知道,这里曾是田野、乡村、工厂和码头。

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纵目四望,北头闸的周边城市味浓了,乡村味淡了。北头闸的河水依然奔流不息,两岸的景色日新月异。随着里运河—高邮灌区的美名远扬,北头闸的魅力更加彰显。那股清波雪浪依然在高邮北门外叫作枕水湾的地方边走边唱,谱写更加精彩华美的乐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