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苏秦交谊佳话传千古

2023-08-27 17:15:08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在中国词坛历史上,苏轼被尊为豪放之首,秦观则被推为婉约之宗。秦观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四人,世称“苏门四学士”。其中,苏轼尤其赏识秦观,秦观也最尊敬苏轼,他们是忘年之交、师生之交、生死之交也。

苏轼起初并不认识秦观,当秦观获知苏轼将经过扬州时,便仿效苏轼文笔,在山寺(大明寺)墙壁上题苏轼一首。东坡果然不能分辨真伪,大为惊叹。后经孙觉推荐,苏轼得读秦观的几十首诗词,读后赞叹:“先前在山寺墙壁上题诗的,一定是这人了。”从此两人遂结神交。许伟忠的《秦观传》记叙,作为白衣秀才在寺庙墙壁上涂鸦,一定会被僧人删掉,大名鼎鼎的苏轼笔迹,自然应当保留,亦可为寺院增色。

第一次见面在徐州,苏轼为徐州太守。虽秋试在即,秦观不是沿通泗渠、汴水晋京,而是专程去徐州拜望苏东坡。苏东坡是继欧阳修后文坛又一位领袖。秦观到达徐州后,施行了拜师礼。苏轼携手秦观等人在徐州游山玩水,唱和饮酒。最先发现秦观等青年才俊,并将四“学士”名字并提的是东坡本人,苏轼说:“如黄庭坚鲁直、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之。”“独先知”不是摆显,而是豪放,表明东坡独具伯乐之慧眼,成为文坛佳话。徐州黄楼建成后,秦观寄《黄楼赋》于苏轼,苏轼说:“秦观有屈宋姿。”后来,他俩在饮别之时,东坡作《虞美人》相赠,其中名句“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舟离恨别西州”,充分反映了苏轼对秦观的赏识和两人的深情厚谊。

四贤聚会文游台。高邮东岳庙是土阜,本没有台与楼。1084年11月,苏轼前来看望秦观,同时邀请孙觉和王巩,于此载酒论文,成为流传千古的四贤聚会。南宋曾几有《文游台》绝句:“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 登临此处,“峨峨百尺石,高耸入云来”,一览湖天,尽观稼禾;远眺塔影,近俯市井。春天,夭桃吐灼灼之花,绿柳露依依之情。烟树、帆影、豆花、芦叶,令人顿生“宠辱皆忘,俗虑全消”的共鸣。咏哦文游台的诗词,从古到今,数有千首。“盂城之东一拳土,有台屹立高千古”“珠湖毓秀澄光远,秦岳钟灵瑞霭浮”。文游台就是秦少游会友的台,历史上四贤重逢只有这一次。

西园雅集留真迹。所谓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之第,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神宗元年(1086),王都尉邀请好友东坡、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蔡肇、晁无咎、李公麟等16位文人名士在此聚会。会后李公麟(龙眠)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书写了《西园雅集图记》:“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姿,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耳。”后世传为美谈。亲临者米芾不仅对谈文说艺感兴趣,而且对园中风光也赞不绝口:“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它是文坛两大聚会之一。现文游台有漆画,可观赏。

最后岁月的交往。早年,秦观或于京口迎接苏轼,或将苏公送至淮泗,或在汴京苏公家作客,或随苏公游览江浙。斟酒唱和,其乐无穷。到了晚年,形成巨大的反差。贬谪雷州,“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传。”靠什么生活呢?“白发坐钩党,南迁海频州。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在雷州,以酒释怀,以酒消愁。他与东坡隔海相望。东坡诗云:“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苏轼得到秦观的手迹,欣喜异常。他为少游书作跋云:“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他俩在雷州,一次会晤,秦少游设酒迎接恩师,作《江城子》以赠,终成诀别。雷州还有“十贤祠”。寇准、苏轼、苏辙、秦少游等名列其中,弘扬雷州“敬贤如师”的民风。苏轼得知秦观逝世的消息。悲呼:“哀哉少游,痛哉少游,遂丧此杰耶!”“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次年,双星陨落,各葬一方。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