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带水篓子

2023-09-07 19:56:57    作者:□ 赵旭东    来源:今日高邮

“带水篓子”,是个农活名称。农活名称一般是动宾词组,如:插秧、割稻、挖土、开沟等,顾名思义,直白晓畅,而“带水篓子”,有点让人一时捉摸不清。这里,解释一下:“带水篓子”就是给水篓子加水的意思。

秋天,稻子收割完毕,大片大片稻茬田裸露着,即将进入耕田耙地、播种麦子的农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大队都很少有台把拖拉机的,稻茬田都是依靠畜力(牛力)耕翻。耕作时,在耕田的犁架上面加装个特制的六角形稍扁些的木桶,这个木桶就叫“水篓子”。水篓子上口大、下口小,高度约为50公分左右。水篓子底部装有一段空心的铁管,铁管直一段、弯一段地顺着木犁固定,铁管上圆下扁,上端和水篓相接,下端延伸到犁铧。带水篓子,就是在耕作时负责向水篓子里加水。篓子里面的水,不停地、缓缓地往犁铧、铲头上面流渗,以减轻犁铧以及铲头与泥块的摩擦力,减少耕牛体能的消耗。

放“三秋”忙假了,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假期里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的。带水篓子,就是我们经常做的农活。大水牛肩扛木制的搁头,卖力地拉着耕地的木犁,一步一步前行;“牛摆摆”(方言,“牛爸爸”的意思,是对用牛者的称谓)在后面左手扶着犁梢,右手抓着连接牛鼻子的缰绳,牵引大水牛一垄一垄地耕翻稻茬田;我们带水篓子的孩子也跟着水牛及其“摆摆”两头走,在小沟渠里拎水,往水篓子里面添加。

我们带水篓子的小孩发现,几个牛摆摆安装的水篓子似乎有区别,篓子里面的水,有的流得快,有的流得慢。流得快,耗水量就大,带水篓子的孩子就得多跑腿,多拎水。于是,机灵的孩子使出了一招,趁牛摆摆不注意,往水篓子里扔点小泥块,堵着点铁管,水就流渗得慢了,但有时会彻底地堵塞水管。这招往往会被牛摆摆识破,小泥块掏出来后,水还是近乎花花地流。一招不灵,再使一招。有更鬼精的孩子从家里悄悄地带来一把小铁锤,提前来到田间,将水管扁平的出口再轻轻地敲扁一点点。水依旧在流渗着,只是流速慢了,还不易被牛摆摆发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小时候经历的带水篓子的往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现代农业的种植规模化、耕作机械化、播种一体化,以及免耕技术、无人飞机、智慧植保、生态农药等,早已替代了牛拉人扛、刀耕火种的种植模式。如今,再也见不到卧在老柳树下反刍的大水牛,还有那木犁、那水篓子、那搁头、那缰绳……然而,“带水篓子”这一词条,却总是勾起我们对于那段悠悠岁月的回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